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公的左右手資料

關公的左右手資料

周倉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關西大漢,本是黃巾軍出身,關羽千裏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後,周倉也自刎而死。在《演義》及此後的各種民間傳說中,周倉均以關羽護衛的形象出現,在各地的關帝廟中,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關平(關羽之子)的神像。

周倉,字不詳(古典京劇收關平、走麥城中字元福)山西省平陸縣人,為《三國演義》虛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周倉本為黃巾賊地公將軍張寶麾下之將,被劉備率領之義勇軍降服後,與廖化壹起成為關羽的部下,在關羽鎮守荊州對抗曹魏名將於禁與龐德中,與龐德有過壹場激鬥,最後周倉在關羽父子被斬之後自刎而死。

在中國傳統對關羽的民間宗教信仰裏,周倉名叫“周大將軍”,是關聖帝君的貼身侍衛。

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壹六壹四年)被封為“威靈惠勇公”

周倉

關公部將,關西人氏。生年不詳,卒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周倉原為張寶部將,張寶死後,周倉和同是黃巾軍的裴元紹率部嘯聚山林。關羽千裏走單騎時,周倉打算和裴元紹壹起投降關羽[1],回山寨後發現裴元紹因欲搶趙雲的馬而已被殺死,所以只有周倉成為了關羽的貼身護衛,為關羽身邊的武將。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攻打成都時,周倉跟隨關羽鎮守荊州。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時,周倉曾生擒魏軍的立義將軍龐德,關羽被孫權斬首之後,周倉在麥城大哭失聲,拔劍自刎而死

關平(178-220),東漢末年武將,為名將關羽的長子,在關羽失陷荊州時和關羽壹同被斬。關平的形象在後世由於民間對關羽的崇拜而漸漸豐滿起來,很多地方的關帝廟在供奉關羽的同時也供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此外,民間通常認為他是關羽收養的義子而非親子。

關平[地方誌《關帝誌》、清代古籍《關侯祖墓碑記》以及道教書文《關聖太子寶誥》中均記載關平生於

178年5月13日]-220),字不詳(民間傳說有字坦之壹說,古典劇目走麥城中其名也以“關坦之”表記[1],另外在電視劇新版《三國》中則是字定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劉備軍團的武將,關羽長子(《三國演義》中為關羽養子,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被收為義子)。

慨慷相從,誓為父子。事公之生,殉公之死。

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壹六壹四年)被帝王加封為「謁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