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香茶菜簡介

香茶菜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全國中草藥匯編》:香茶菜 2.1 拼音名 2.2 香茶菜的別名 2.3 來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香茶菜的用法用量 2.7 摘錄 3 《中華本草》:香茶菜 3.1 出處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香茶菜的別名 3.5 來源 3.6 原形態 3.7 生境分布 3.8 性狀 3.9 化學成份 3.10 香茶菜的藥理作用 3.11 鑒別 3.12 性味 3.13 歸經 3.14 功能主治 3.15 香茶菜的用法用量 3.16 註意 3.17 各家論述 3.18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香茶菜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香茶菜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香茶菜 * 香茶菜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xiāng chá cài

2 《全國中草藥匯編》:香茶菜 2.1 拼音名

Xiānɡ Chá Cài

2.2 香茶菜的別名

蛇總管[廣西]、蛇通管、小葉蛇總管、母豬花頭、鐵棱角[浙江]、鐵角棱、棱角三七、鐵釘角、鐵秤錘、鐵生姜、盤龍七[雲南]

2.3 來源

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Hara,以全草或根入藥。秋季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或秋後挖根,鮮用或曬幹。

2.4 性味

辛、苦,涼。

2.5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筋骨酸痛,瘡瘍。

2.6 香茶菜的用法用量

0.5~1兩,水煎服或水煎沖黃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3 《中華本草》:香茶菜 3.1 出處

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3.2 拼音名

Xiānɡ Chá Cài

3.3 英文名

allgrass of Bluecalyx Japanese Rabdosia

3.4 香茶菜的別名

蛇總管,山薄荷,蛇通管,小葉蛇總管,母豬花頭,盤龍七

3.5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 Hara [Plectranthus amethystoides Benth.; Isodon amethystoides (Benth.) C. Y. Wu et Hsuan]

采收和儲藏:610月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曬幹。或隨采隨用。

3.6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31.5m。根莖肥大,疙瘩狀,木質。莖直立,四棱形,被倒向柔毛。葉對生;葉柄長0.22.5cm;葉片卵狀圓形、卵形或披針形,長0.811cm,寬0.73.5cm,先端漸尖,急尖或鈍,基部楔形下延於葉柄,邊緣基部以上具圓齒,兩面被短柔毛,有時近無毛,均具腺點。二歧聚傘花序多花,組成頂生疏散的圓錐花序;苞片卵形或針狀,小,但較顯著;花萼鐘形,長約2.5mm,外面被極短硬毛或近無毛,並具腺點,萼齒5,三角形,近相等,花冠白,藍白或紫色,長約7mm,外面被短柔毛,內面無毛,上唇外反,先端4圓裂,下唇闊圓形,內凹呈舟表;雄蕊4,二強,內藏;子房4裂,花柱與雄蕊等長,柱頭2淺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卵形,褐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3.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920m的林下或草叢中的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灌輸、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3.8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長2050cm,直徑約2mm;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四面凹下成縱溝,密被倒向的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木部窄,黃棕色,髓部大,白色。葉對生,類綠色,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形,卵狀披針形,長37cm,寬1.54cm,邊緣具粗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有柔毛;葉柄長0.22.5cm。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吉表面觀:①非腺毛較多,細長,完整者(2)410細胞,長1096801270μm,直徑3080μm,表面有疣狀突起,頂端尖或稍彎,有的細胞縊縮。②腺磷頭部扁球形,24細胞,直徑3654μm。③小腺毛頭部類圓形,12細胞,直徑2034μm;柄1(2)細胞。

3.9 化學成份

莖葉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raic acid),香茶菜甲素(amethylstoien A)[1],香茶菜醛(amethystonal),香茶菜酸(amethylstonal acid)[2],14乙酰基耐陰午茶菜素(14acetylumbrosin),B,耐陰香茶菜素(umbrosin)A、B,棕櫚酸(palmitic acid)[3],氫化蘭萼甲素又名王棗子皿素(hydroglaucocalyxin A),蘭萼甲素、乙素(glaucocalyxinA、B)[4]。

3.10 藥理作用

日本香茶菜〔Isodon glaucocalyx var.japonicus(Maxim.) Kudo〕中提出之延命草素(Enmein)有抗腫瘤作用,能延長小鼠接種艾氏腹水癌後之生命,二乙基延命草素效力更強。此外,還能抑制革蘭氏陽性球菌之生長。印度產香茶菜(Plectranthus incanus Link)的葉、花中含揮發油、血壓上升,收縮大鼠下肢血管,擴張支氣管(離體豚鼠肺灌流);對平滑肌(兔、大鼠離體十二指腸)有直接松弛作用,並能降低蛇腹直肌的收縮。

3.11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1g,加丙酮25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加少量活性炭,回流脫色1h,趁熱濾過,濾液蒸發至幹,加醋酐1ml溶解,加硫酸1滴,顯紅色至綠色。(檢查三萜酸類)

3.12 性味

味辛;苦;性涼

3.13 歸經

歸肝;腎經

3.14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主濕熱黃疸;淋證;水腫;咽喉腫痛;關節痹痛;閉經;乳癰;痔瘡;發背;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3.15 香茶菜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煎水洗。

3.16 註意

孕婦慎服。

3.17 各家論述

1.《吉林中草藥》:健胃整腸。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寧夏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健脾,活血。治胃炎,肝炎初起,感冒發熱,經閉,跌打損傷,乳腺炎,關節痛,蛇蟲咬傷。

3.18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香茶菜的方劑 香茶散

音:xiāngchásǎn《雞峰》卷十八:方名:香茶散組成:細辛1分,草烏頭1分,陳茶牙2錢,麝香少...

香茶

拼音:xiāngchá《串雅外編》卷三:方名:香茶組成:芽茶2兩,麝香1分,硼砂5分,兒茶末1兩,子...

香茶餅

xiāngchábǐng《古今醫鑒》卷九:方名:香茶餅組成:孩兒茶4兩,桂花1兩,南薄荷葉1兩,硼砂...

抗癌平丸

498處方:珍珠菜1340g藤梨根1340g香茶菜1340g腫節風1340g蛇莓720g半枝蓮1...

清燥生津飲

3錢,花粉2錢,麥冬2錢,蓮子心2錢,川連1錢,香茶2分,生梔1錢半,元參1錢半。功效:保津液,清燥...

更多用到中藥香茶菜的方劑

用到中藥香茶菜的中成藥 胃復春片

WeifuchunPian處方:紅參131g、香茶菜2500g、麩炒枳殼250g制法:以上三味,紅...

抗癌平丸

498處方:珍珠菜1340g藤梨根1340g香茶菜1340g腫節風1340g蛇莓720g半枝蓮1...

神農藥酒

g三七1.7g蓮逢草8g八角蓮17g八棱麻29g香茶榮28g虎杖29g金蕎麥21g拳參12g山姜29...

更多用到中藥香茶菜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香茶菜 《奇方類編》:[卷下瘡毒門]治諸毒不收口

生鉛三分,敲成薄片,煎如香茶樣,分三服。每日用鉛壹分,拌核桃肉細嚼,好酒送下,三日服完。大便出毒物即...

《瑞竹堂經驗方》:[壹、諸風門]如神散

證。真皂角(去皮弦,八兩)海亦兒(半兩,即合孩兒香茶者是)北棗(四兩)先將皂角熬成清汁,濾去滓,將棗...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水楊梅

目有水楊梅,雲其實類葉點牙痛,取葉搗汁點眼角,飲香茶壹鐘,閉目少頃,牙疼即止。《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

《驗方新編》:[卷十七口舌部]口臭

硼砂、薄荷葉各五錢,甘草熬膏作餅,含口中噙化,名香茶餅。《驗方新編》清鮑相璈公元16441911年...

《景嶽全書》:[卷之十三性集·雜證謨瘟疫]避疫法(***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