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黑龍江省在戰國時期是什麽國呢?

黑龍江省在戰國時期是什麽國呢?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是我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其地貌特征為“五山壹水壹草三分田”,呈西北、東南高,東北、西南低的地勢,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構成。它地處東北亞區域腹地,為亞洲與太平洋地區與俄羅斯和歐洲大陸進行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因其區域內流淌黑龍江,便稱黑龍江省。不過,亦是因於《遼史》中有記載,故得名黑龍江省。

眾人皆知,今朝黑龍江省之廣袤富饒,黑土地盛產著全國聞名的五常大米。那麽,在這麽廣袤而富饒的壹片大地,在我國古代烽煙戰火四起、七雄並立的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又是屬於什麽國家呢?

從上圖的戰國地圖中我們可以見得,戰國時期時的戰國七雄裏,疆域最北端為燕國,而歷經公元前3世紀的“拓地千裏”的燕國,其最北端也只涉及到了當今東北地區中的遼東地區(今遼寧)而已,更不論地處最為東北部的黑龍江省了。《戰國策·燕策壹·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公》中也有相關史料記載:“燕國‘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呼陀,易水’。置有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由此,筆者得出壹個結論,

戰國時期的黑龍江省還未得到中原諸侯的開拓,還未加入戰國的爭霸,因此,不屬於戰國的國家。

換種說法,此時的黑龍江省仍然處於古老的種族部落時期。不過,戰國時期的黑龍江省雖然沒有屬於戰國七雄中,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

黑龍江孕育的黑龍江流域文明早在商周時期便已存在,這種文明在戰國時期亦生生不息地流傳在這片黑土地上。

自商周時期甚至更早時期開始,黑龍江境內便出現了大量的先民,在長時間的繁衍和傳承中,逐漸形成了東胡、穢貊和肅慎等三個民族,他們是目前已知的在黑龍江境內的較為早期出現的三個民族,在四千年前就和長江、黃河流域的中原朝廷發生了朝貢關系。

首先,古籍《竹書紀年》裏有記載道:“虞舜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古書《山海經》中亦有所述: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曰不鹹,有息慎之國。”文中“有山曰不鹹”,指的就是長白山,而“息慎之國”就是黑龍江流域古老的肅慎民族。因此,我們可知肅慎人先於東胡和穢貊,成為最早出現在黑龍江地區的先民。

其次,據《詩經·大雅·韓奕》中記載:“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實墉實壑,實畝實籍,獻其貔皮,赤豹,黃羆。”《大雅》中的這首詩歌充分向我們讀者證明了,在商朝以前,穢貊人就存在於黑龍江區域了。並且《詩經》中的記載與《詩經》在中原的廣泛流傳,也可以說明當時的穢貊是被中原人所知,並非是籍籍無名的小族。

然後,再言東胡。《史記索引》中對此有相關記載:“東胡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周成王時期,東胡已經開始前往中原,向當時的朝廷進貢,便也有了“東胡黃羆,山戎戎菽”之說。東胡人是烏丸、鮮卑等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的祖先,他們的活動地域包括了今內蒙古東部至黑龍江大興安嶺山脈壹帶,是壹個以狩獵和遊牧為業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