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民居住在海南島的中南部,黎族中84.7%分布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瓊中、保亭、白沙、樂東、昌江、陵水6個自治縣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亞、通什、東方3市,少數散居於萬寧、儋州、瓊海3市和屯昌縣等。
黎族是中國嶺南民族之壹。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黎族人口數為1,247,814。以農業為主,婦女精於紡織,“黎錦”、“黎單”聞名於世。
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部海南省五指山區,地處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黎族習慣壹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壹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壹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壹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
擴展資料:
“黎”是他稱,是漢民族對黎族的稱呼。西漢以前曾經以 “駱越”,東漢以“ 裏”、“蠻”,隋唐以“俚”、“僚”等名稱,來泛稱南方的壹些少數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島黎族的遠古祖先。
“黎”作為今天黎族的族稱,最早見於唐後期劉恂著的《嶺表錄異》壹書。該書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貝)以為貨”的記載。另外,《新唐書·杜佑傳》卷179中有唐德宗年間(780—805年)“朱崖黎民三世保險不賓,佑討平之”的記載。
但《新唐書》為宋人歐陽修所作,“黎”之稱應以《嶺表錄異》的記載為最早。宋代,各類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為今天海南島黎族的專有族稱。
根據考古材料,可以推知黎族的先民在3000年前的殷周之際,就定居在海南島,過著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
當時人們居住在靠近河流的山崗和臺地上,使用石斧、石錛、石鏟等工具,進行“砍倒燒光”的原始鋤耕農業和狩獵、捕魚等生產活動。采集在黎族先民的生活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黎族人民在解決溫飽的同時,還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熱帶作物、冬季瓜菜的特色農業,大大拓寬了致富門路。香蕉、芒果、荔枝、龍眼等熱帶水果在黎族地區已逐漸形成基地化、規模化、
商品化生產態勢;橡膠、椰子、腰果、劍麻、咖啡、南藥等熱帶經濟作物已成為黎族地區的優勢產業;冬瓜、毛瓜、甜瓜、豆角、西紅柿、辣椒等冬季瓜菜種植已達200多個品種,除供應本地外,還遠銷島外和出口港澳等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