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形容禮儀之邦的詩句

形容禮儀之邦的詩句

1. 關於中國是禮儀之邦的詩句

關於中國是禮儀之邦的詩句 1.友誼詩句中華民族是壹個禮儀之邦在我國古代,熱情好客的人們與友人

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1。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陸凱《贈範曄詩》)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陶淵明《答龐主簿》)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甫》) 相逢方壹笑,相送還成泣(王維《齊州送祖三》) 短君命不偶,同病亦同憂(孟浩然《送席大》) 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王昌齡《長歌行》)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杜甫《夢李白》) 數重雲外樹,不隔眼中人(錢起《再得畢侍禦書聞巴中臥病》)。

2.有關禮儀的詩句有哪些

1、“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壹,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6、禮貌是壹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

7、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崇尚投桃報李,禮尚往來。

2. 寬容是中華人明的傳統禮儀,我們壹定要扞衛他!

3. 世界公認中國是禮儀之邦。

4. 面對長輩要彬彬有禮這是我們必須學會的禮儀。

5. 儀態萬方的禮儀小姐款款走上主席臺,給獲獎人員披紅戴花。

6. 亞運會開幕式上,溫文爾雅的禮儀小姐給中外來賓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經嚴格訓練的禮儀小姐,壹舉壹動都恰到好處。

8. 雖然許多繁文縟節可以省略,但註重禮儀還是必要的。

9. 我禮儀周到,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11. 雖然許多繁文縟節可以省略,但註重禮儀還是必要的。

12. 禮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世界公認中國為禮儀之邦。

3.誰知道關於贊揚中國是禮儀之邦的文章

中華民族的禮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極具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現已深刻影響了周邊眾多國家和地區。

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已成為世界文化中的壹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

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壹種社會意識觀念;“儀” 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壹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 那個時代的特點及局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為剝削階級 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

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 現試分述如下: 壹、尊老敬賢 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裏面尊 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

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壹種歷史的要求。 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註:《孟子·告子下》)。

“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 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系,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

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 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壹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 禮制。 《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註:《禮記·祭義》)。

就是說,五十歲以 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壹份。壹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 確的要求。

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註:《養蒙便讀·言語》) 。《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

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壹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 作為衡量壹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 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 ,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壹個有禮貌的現代 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場所,應盡量考慮到為 老人創造方便條件。

關於敬賢,三國時候有個典故,叫“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能,要請他幫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厭其煩地親自到諸葛亮居住的草房請他出山。

壹而再,再而三,諸葛亮才答應。從此,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發揮,為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來有作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為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 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為國分憂。

不是賢才不為國家著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 者,未曾有也”(註:《墨子·親士》)。 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 使全社會形成壹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儀尚適宜 中華民族素來註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 俗成的儀矩。

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 ,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

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 、器皿到規格、程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 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壹點,就是貴在適宜。

即如二程所主張:“ 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註:《二程集》程氏外書卷六)。可見,儀式的規模在於得當,適當 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於吝嗇,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 體的。

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辟,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具有指導作用。 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司開張、兒女婚嫁,各種節慶活動,都有不同 的儀式。

4.禮儀之邦的千古佳句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流傳千古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滕王閣序》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鳳棲梧》柳永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難》李白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

《烏夜啼》 李煜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贈劉景文》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種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夢令》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誌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描寫夏天的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遊《初夏絕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範仲淹《蘇幕遮》 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詩詞名句——景物篇 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宋)蘇軾《贈劉景文》 壹鳥不啼山更幽。

(宋)王安石《鐘山即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南北朝)民歌《敕勒歌》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眾裏對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僧誌南《絕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闌幹。 (宋)王安石《春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唉乃壹聲山水綠。 (唐)柳宗元《漁翁》。

5.關於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的名言警句

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壹種策略。——愛默生

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10、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11、行壹件好事,心中泰然;行壹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12、入於汙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周恩來

13、壹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1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16、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擴展資料: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