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雙梅影闇叢書的具體內容

雙梅影闇叢書的具體內容

《雙梅影闇叢書》***收入著作17種,凡26卷,由民國著名藏書家、刻書家、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編輯並刊印行世。此書初版於光緒33年(1907),1914年重編時,葉氏又增益數種,成今日所見之規模。 《素女經》、《素女方》、《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等6種,大抵言房中陰陽之術、養生之方。除《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為唐代白行簡所撰外,其余5種並為唐以前古籍,而以《素女經》為最古,當為先秦時人摭集三皇五帝之遺聞以成篇,實為房中術之鼻祖。《隋書.經籍誌》載有《素女秘道經》壹卷,而日本寬平中見在書目中有《素女經》壹卷。此經雖未見有刊本,但保存於日本永觀二年丹波康賴所撰《醫心方》之中。葉氏即從中析出,別為刊行。《素女方》壹卷,亦見錄於《隋書.經籍誌》,而新、舊《唐書》和日本寬平中見在書目均不見載錄,大概當時已與《素女經》合為壹書,不再分列。葉氏叢書本系從唐代王燾《外臺秘要方》十七卷中析出。但方稱七首,實止五首,葉氏特為考出所佚之二方,附於卷後。《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3種,並祖《素女經》,皆從《醫心方》中錄出。《玉房指要》僅寥寥數條,或即《玉房秘訣》壹書之異名,或是撮要別為卷帙,亦未可知。《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存敦煌石窟,本世紀初被法國人伯希和竊走,原本現存巴黎。後來端方出使歐洲,得見此賦,遂拍成膠片帶回國內。羅振玉輯入《敦煌石室遺寶》,才為國人所知。此賦未見有刻本,訛脫較多,且末壹段文字似未完。葉氏在刊印時據上下文意作了壹些校訂,此次排印,壹仍其舊。

《青樓集》、《板橋雜記》、《吳門畫舫錄》、《燕蘭小譜》、《海漚小譜》、《秦雲擷英錄》等6種,除《青樓集》為元人所作外,余皆出清人之手。所記皆梨園青樓之事,為優伶歌妓之傳譜。著者雖不免青樓薄幸之嫌,然譜系各地優伶娼妓,於文化史之研究似不無裨益。

《觀劇絕句》、《木皮散人鼓詞》、《萬古愁曲》3種,以詩、鼓詞、曲之形式,抒心中不平之氣,發千古興替之慨,是為詠史之作。《觀劇絕句》題金檜門作,舊為蝴蝶裝。其裔孫常出之以征題詠,湘人王先謙、皮錫瑞諸名家皆有唱和,以至諸家和作反在金作之上。葉氏亦和至三疊。遂總其成而編為三卷,以活字板付印。《木皮散人鼓詞》壹卷,明代賈鳧西撰。賈氏生當明末清初,有感於亡國之痛,遂以鼓詞這種通俗文藝形式評論青史,臧否聖賢,於嬉笑怒罵之中,常出驚人之語,令世人深思之。《萬古愁曲》壹卷,清代歸莊作,內容與賈氏鼓詞相埒。

《乾嘉詩壇點將錄》初刻、重刻各1種和《東林點將錄》***3種,為文人排名榜。《乾嘉詩壇點將錄》仿《東林點將錄》,以《水滸傳》108頭領相配,羅列清代詩壇人物,實為詩界宗派圖系譜表。葉氏於1907年刊印此書,後又得足本抄本,遂於1911年重刻。此次排印以足本為底本,參以初刻本,互為補充,而兩本不再並出。又《東林點將錄》壹卷,明代王紹徽撰,叢書列於《詩壇點將錄》之後,大概是連類而及吧。因為東林點將,實為明季魏閹據以收拾東林黨人,與詩壇點將殊途。

這套叢書此次除排印本外,另出影印本,合為壹冊,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之需求。排印本在標點的基礎上,壹般只出簡單校記,《素女經》等6種因時代久遠,且多涉中醫藥及性知識,不易解讀,故另行加註,別為壹體。 葉德輝其人,政治上守舊,不知應變潮流,最後用他食古不化之軀,殉了他心中的那個“道”。但作為文化人,作為壹代藏書家、刻書家和版本目錄學家,其整理、保存祖國文化遺產的功績,卻是有目可睹並值得肯定的。這套叢書收入的著作,大多為葉氏在藏書活動中尋訪所得,有的在國內已經失傳,經他與日本友人交換藏書,才得以回歸故土,並賴其編輯刊印傳世,此功誠不可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