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野生的沈香有哪些種類?

野生的沈香有哪些種類?

沈香是白木香樹的樹脂,白木香樹只有受到刀斫、刮風、蟲蛀等外力傷害後,才會在傷口處結成沈香。李時珍將沈香分為三等:入水即沈的“沈香”、入水半沈的“箋香”、入水不沈的“黃熟香”。周嘉胄則把沈香分為四個種類:因香木自然枯死而膏脈凝結的“熟結”,因刀斧伐鑿香木而使樹脂凝結的“生結”,從枯朽香木中挖剔出的“脫落”,因蟲蛀樹體而使香脂凝結的“蟲漏”。

在中國曾發現的沈香屬樹種有3種,分別為Aquilaria grandiflora、Aquilaria yunnanensis及Aquilaria sinensis,其中國際學者指出中國海南沈香屬(Aquilaria grandiflora)樹種所結出的沈香為全世界四種高質量沈香的來源之壹。

歷史上,沈香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古籍記載,宋、明、清代,源源不斷的海南沈香通過各種途徑運往內地,當時的海南島可謂香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海南時寫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貿香為業……民無用物,珍怪是殖。播厥薰木,腐余是穡。”說的是當時海南居民以沈香交易換取生活所需,以及當地居民砍木采香的情景。

宋代文獻中並表明海南島黎母山所產沈香是天下第壹。海南沈香的香韻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香氣,有些海南沈香帶有清雅的花香,有些則帶有另人愉悅的果香與蜜香,帶有花香者味道非常清雅,帶有果香與蜜香者味道清甜而討喜,因此各有特色;野生海南沈香有“久煎不焦”的香味特質。

海南黎峒沈香更是沈香中的翹楚。與體大堅重、色黑味辛的舶沈(東南亞傳人的番沈香)相比,黎峒沈香不僅味甜,而且藥用下氣神速。自唐代以來,沈香壹直是海南向朝廷進貢的特產。這樣的朝貢,像其它苛捐雜稅壹樣,給海南黎人帶來了災難。自然資源終究有限,人為的過度采伐,使野生沈香資源逐漸枯竭。早在宋代,蘇東坡謫居嶺南期間,曾目睹購香者貪婪無度、竭澤而漁,寫下了:“沈香作庭燎,黎峒沈香品質上乘,薄如紙的也入水即沈,顏色堅黑為上,黃色次之。沈香中的角沈黑潤、黃沈黃潤、蠟沈柔韌,多以外觀或性質命名,色如鳥羽的被稱為“鷓鴣斑”,形如獸牙的叫做“馬牙”,擲地有聲的稱作“鐵格”、“菱角殼”、“香角”,顏色堅黑又擲地有聲的叫做“黑格”。黎峒沈香形態各異,如石杵、肘、拳、鳳雀、龜蛇、雲氣、人物、馬蹄、牛頭、燕口、繭栗、竹葉、芝菌、梭子、附子等樣,不少於20種,都因形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