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地理的中考卷子

地理的中考卷子

濟南市200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題

註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4頁,滿分為50分;第Ⅱ卷***4頁,滿分為50分;本試題***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塗寫在答題卡上,並同時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的密封線內。

3.第Ⅰ卷為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正確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幹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應將本試卷和答題卡壹並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50分)

壹、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50分。每小題只有壹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1.亞洲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關於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大西洋西岸

B.地面起伏很大,地勢中部低,四周高

C.河流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周邊海洋

D.氣候復雜多樣、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最廣

2.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本礦產資源豐富

B.中東石油資源匱乏

C.中東加工貿易發達

D.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3.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不屬於其有利條件的是

A.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

B.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C.平原為主的地形

D.需要大量進口飼料

4.對圖1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

B.圖中山脈屬於亞歐兩大洲的分界線

C.圖中山脈以西為中西伯利亞高原

D.該國礦產資源豐富,輕重工業都很發達

5.關於圖2中澳大利亞和巴西的自然

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澳大利亞東部以低矮的高原為主

B.澳大利亞地跨熱帶和南溫帶

C.巴西全部位於南半球

D.巴西氣候幹燥,沙漠面積廣大

6.小凡學習完美國後得出如下結論,妳認為不正確的是

A.移民國家 B.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

C.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專業化 D.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7.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

A.南北跨緯度廣,有利於多種農業經濟發展

B.東臨大西洋,有利於對外交流

C.位於北半球,各地氣候差異不大

D.寒帶面積大,針葉林分布廣

8.中國各地戲曲豐富多樣,如北京以京劇享譽全球。請妳說出川劇是下列哪個省的代表劇種

9.有關我國人口、民族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長率居世界之首 B.黑河——騰沖線以東人口稀疏

C.人口分布西多東少 D.各民族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10.縱橫交織的山脈,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下列屬於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的是

A.太行山 B.秦嶺 C.天山 D.昆侖山

11.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河段①水資源豐富

B.河段②支流稀少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圖中水利樞紐是三峽

12.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生產,是農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最符合這壹原則的是

A.山高坡陡地區發展畜牧業

B.丘陵草坡地區發展種植業

C.平原地區發展林業

D.河湖密布地區發展漁業

13.圖3陰影部分表示我國四大工業區的分布,請

找出正確選項

A.①是遼中南工業區

B.②是滬寧杭工業區

C.③是珠江三角洲工業區

D.④是京津唐工業區

14.圖4中的山脈和河流是我國壹條重要的地理分

界線。有關此界線描述正確的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B.壹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C.半濕潤地區與半幹旱地區的分界線

D.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界線

15.幹旱是新疆突出的區域特征。下列與該特征無關的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B.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上的濕潤氣流

C.植被稀少,荒漠廣布 D.油氣資源豐富

16.屬於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同地理特征的是

A.旅遊業成為支柱產業 B.以外向型經濟為主

C.屬於省內區域 D.位於我國西南邊陲

17.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土流失導致黃土高原地震頻發

B.臺風是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

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壹

D.圍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18.關於南水北調工程,說法正確的是

A.南水北調會導致南方水資源短缺

B.南水北調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之壹

C.南水北調是把長江水調到東北地區

D.南水北調可以解決我國水資源總量不足

第十壹屆全運會將於2009.10.11—10.23在山東濟南(36°40′N,117°02′E)隆重召開。閱讀圖文資料,完成19—22題:

19.濟南位於圖5中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20.全運會期間,地球運行到圖6中的

A.a和b之間

B.b和c之間

C.c和d之間

D.d和a之間

21.該季節濟南最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A B C D

22.濟南的氣候類型是

23.當東北地區還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時,南國大地已是鶯啼燕語、春花吐艷的景象。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24.讀圖7,判斷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A.甲處是山頂

B.乙處是鞍部

C.從丙處爬上山頂比較容易

D.丁處是陡崖

25.小薇在北京動物園遊覽時,看到了兩幅地圖。請妳幫她作出正確判斷

A.甲圖表示的內容詳細

B.乙圖表示的範圍大

C.動物園在北京城區的東北方向

D.甲圖的比例尺小

絕密★啟用前

濟南市200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題

註意事項:

1.第Ⅱ卷為非選擇題,***4頁,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第Ⅱ卷(非選擇題 ***50分)

二、連線題(16分)

得 分 評卷人 26.(8分)環境與文化

不同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請將下列四地的文化景觀與地區、環境特征連起來。

中東地區 東南亞地區 北極地區 黃土高原

氣候炎熱幹旱 氣候濕熱 氣候嚴寒 黃土廣布

得 分 評卷人 27.(8分)暢遊神州

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暢遊神州大地的感覺壹定很美!讓我們壹起感受壹下吧!家住海南的小南依次遊覽了東方之珠——香港、文化古都——北京、西域大漠——新疆、雪域高原——西藏,飽覽了多彩的地域文化。

(1)根據題意連接正確的交通工具(4分)

(2)將看到的景觀圖片連到相應的省區(4分)

三、綜合題(34分)

得 分 評卷人 28.(9分)放眼世界 妳是否懷著遊遍世界的夢想?妳是否充滿對未知

遠方的渴望?還等什麽?世界最美麗的地方就在眼前,快快出發吧!

(1)對號入座:根據描述判斷大洲和國家,將名稱和圖8中字母填在空格上。(6分)

a.它是世界第二大洲,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熱帶雨林。該大洲是 ,字母 。

b.遼闊的亞馬孫平原,熱情奔放的桑巴舞,締造了這片神奇的土地。該國家是 ,字母 。

c.著名的富士山,美麗的櫻花,東西方兼容的文化。該國家是 ,字母 。

(2)猜壹猜:下面兩幅圖是兩個國家的代表性建築,將字母填在圖8中相應位置。(2分)

(3)寫壹寫:圖8中甲所表示的山脈是____________。(1分)

得 分 評卷人 29.(8分)地理觀察 生活處處有地理,讓我們追尋長城號貨輪足跡,

用妳的壹雙“地理眼”,洞察生活中的地理吧!

下面是摘抄船員小華從波斯灣到達我國某港口的航行日記片段,請根據日記內容和航行線路圖,回答問題。

(1)請寫出滿載的貨物最可能是什麽?即將駛入的是哪個大洋?(2分)

(2)小華看到的海峽是 ,解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

(3)很多當地人會說漢語的原因是什麽?解釋當地的飲食習慣與氣候的關系。(2分)

(4)廣東省的省會是 ,直達北京的鐵路線是 。(2分)

得 分 評卷人 30.(8分)實地考察 臺灣是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實現臺灣與祖

國大陸的統壹,是每個中國人的迫切願望。

濟南某中學學生到臺灣進行了為期5天的考察,請根據他們撰寫的考察報告回答問題。

考察報告:……在高雄某學校看到學生們正在進行防震演習……臺灣自然環境優越,素有“森林之海”的美稱,樹種極為豐富,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臺灣屬於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加工工業迅速發展。

(1)試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學生們為什麽要進行防震演習。(2分)

(2) 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臺灣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東部,森林樹種豐富的原因是氣候 ,地形 。(3分)

(3)臺灣工業分布在 。下列選項哪些是影響工業分布的有利因素 。(3分)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利 C.人口稀少 D.開發較晚

得 分 評卷人 31.(9分)研究性學習 玲玲和嵐嵐的家鄉分別位於長江上遊省區和下

遊省區,她們從網上互發信息,展開了關於長江沿江地帶的研究性學習,請妳幫她們完成學習內容。

圖文資料:①煤炭、鐵礦豐富 ②水能豐富、電力充足 ③產業密集、技術先進 ④信息通暢、資金雄厚

研究課題: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

研究方向:分析區域差異,探討區域合作

研究思路:篩選資料——分析差異——優勢互補

(1)篩選資料:比較兩地地形差異,需要的資料是 、

。(填序號)(2分)

描述特點:描述長江下遊的地形特點。(1分)

(2)歸納差異:除地形差異外,資料中還體現了哪些方面的差異?(兩方面即可)(2分)

(3)優勢互補:請妳依據資料簡述兩地應如何進行優勢互補。(4分)

濟南市200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壹、(每小題2分,***50分)

1.C 2.D 3.D 4.B 5.B 6.B 7.A 8.A 9.D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C 17.C 18.B 19.A 20.B

21.C 22.C 23.A 24.A 25.D

二、(每線1分,***16分)

26.(8分) 27.(1)(4分)

三、(***34分)

28.(9分)

(1)非洲 B 巴西 A 日本 C (每點1分,***6分)

(2)D:澳大利亞 E:印度(填對位置才得分)(每點1分,***2分)

(3)喜馬拉雅山脈(1分)

29.(8分)

(1)石油 印度洋 (每點1分,***2分)

(2)馬六甲海峽(1分) 位於十字路口位置(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海上通道)(1分)

(3)是華人華僑集中地區(1分) 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宜水稻生長(1分)

(4)廣州(1分) 京廣線(1分)

30.(8分)

(1)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1分) 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1分)

(2)樟樹(1分) 溫暖濕潤(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1分) 以山地為主(山地海拔高)(垂直差異顯著)(1分)

(3)西部平原(1分) A B(2分)

31.(9分)

(1)⑤ ⑥ 地形平坦(或以平原為主)(每點1分,***3分)

(2)自然資源、能源、技術、資金、信息、產業(答出2點即可)(2分)

(3)上遊向下遊輸送自然資源或能源(2分)下遊向上遊推進技術(資金、信息、產業)(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