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真的有神仙嗎?

中國古代真的有神仙嗎?

長生不死的神仙之說,在我國由來已久。在生產力落後、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社會,人們壹方面崇拜自然、敬信神靈,壹方面試圖戰勝自然,提高人體自身的求生能力。他們認為依靠人體自身壹定方式的修為,可以長生不死,具有神通,這種認識逐漸發展成為神仙之說。同時,古代社會人類爭鬥和戰爭不斷,有些人為逃避戰亂,便遁跡山林,成為隱士。這些隱士,往往以追求合乎自然、長生不死為宗旨。

由於他們與世無爭、隱居潛修的神秘性,人們便以為他們真的能夠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古代就有許多關於神仙長生不死的傳說,如廣成子修身千二百年而形體不衰、彭祖住世長壽八百歲等等。 長生不死的傳說,逐漸演變成為神仙信仰。先秦古籍中就有許多關於仙人、仙境和修仙等傳說的記載。(老子)書中提到“長生久視之道”、“谷神不死”等觀念。(莊子)中對真人、神人、至大、聖人等神仙形象作了最早的生動描述,如:

《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含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沮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震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

《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瞳,眾人之息以喉。"

《天地篇》:"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奠至,身常無殃。"

如此等等關於神仙境界的描述,在(莊子)書中俯拾即是。和莊子同時代的屈原仰慕神仙之道,在他的作品之中就有不少生動浪漫的神遊幻想。

(九章)吟道:

駕青虬分驂白螭,

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

登昆侖兮食玉英,

與天地分比壽,

與日月兮齊光。

(遠遊)吟道

貴真人之體德兮,

美往世之登仙, 與化去而不見兮,

名聲著而日延。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

羨韓眾之得壹。

形穆之以浸遠兮,

離人群而遁逸。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

忽神奔而鬼怪。

時仿佛以遙見兮,

精蛟蛟以往來。

超氛埃而淑郵兮,

終不反其故都。

列子也是先秦壹位思想家,在(列子)壹書之中,更加誇飾仙境之美妙與神秘。如(列子·湯間篇)說,在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無底之谷,名曰歸墟:

其中有玉山焉,壹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贏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裏,其頂平處九千裏,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裏,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禽獸皆純縞,珠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朱,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壹日壹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

根據莊子、屈原、列子等人對於神仙傳說的描述,說明戰國時代的神仙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社會廣泛流傳。

長生不死的傳說和神仙信仰的追求,造就了許多宣稱神仙之說的方士,他們宣稱自己有長生不死的仙方仙藥和秘術等,這些仙方、仙藥和秘術,統稱方術。(戰國策·楚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藥於荊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也提到“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神仙傳說流行較廣,而熱衷於神仙方術的往往又是那些身處高貴而求長生的諸侯王。

答案補充 http://bookgb.bfnn.org/books/0619.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0356.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0509.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