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仲尼弟子傳》解讀

《仲尼弟子傳》解讀

《仲尼弟子傳》以《論語》為主,輔以《春秋左傳》等古籍。《論語》是由仲尼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的。有的包括幾章,有的章節只記錄壹件事或幾個字,多是寥寥數語,壹點壹點,沒有復雜的文字,也很少有嚴密的結構。編寫語錄沒有連貫性,更不要說聚焦人物、人物描寫和性格特征了。《春秋左氏傳》是壹部編年史。如果按照時間來記錄,人物的故事就會散落各處,支離破碎,難以集中。《太史公》收錄史料,分別為傳記,使其筆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令人印象深刻,其事跡的來龍去脈也清晰濃縮。

比如,魯茲的愛好、誌向、性格、服飾、行為、事跡,都匯聚在壹篇文章裏,讓讀者對這個人從勇武霸道到彬彬有禮、義正言辭,從學而優則仕到成為地方長官的形象有了壹個完整的認識。特別是魯茲聽說秦樓和孔茂之間發生了起義,他“聞之而逃”。在他為了平息暴亂而死的前後,魯茲“食其者,不避其難”的性格突然顯現。

子貢傳是壹篇大文章。不僅事跡集中,而且形象刻畫生動,更具文學性。田昌作亂,子貢郊遊,指的是陳的利益,奇怪而中肯。然後在吳越之間來回奔波,出謀劃策,推廣,回山東。所謂“子貢、魯、亂、吳、強晉、霸。”子貢壹次出使就打破了局面,十年間五國更叠,充分展示了子貢的口才、巧言令色、足智多謀和遊說能力。子貢的傳記雖然被指責為“與夫差、秦、齊、戴無異”,“動之以言,華而不實”,以及“因循戰國縱橫家之勢”,但恰恰說明了子貢遊歷的作用和價值。所謂“華”“近戰國策之風”,不過是明版的文學色彩,體現了太史公對語言的掌握。田昌作亂,為了轉移註意力,想班師攻魯。子曰:“魯,墳在何處,父母之國,社稷危亡,為何二子三子出不去?”幾句話就凸顯了孔子保衛祖國,號召和激勵弟子為國家排憂解難的動人形象。而自貢的修辭,跌宕起伏,縱橫交錯,語義滲透,偶有排句、對句、比喻、成語,猶如長江,使自貢的形象生動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