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 shé cǎo
2 英文參考anchusa
bugloss
alka [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toothedfruit dock leaf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牛舌草
牛舌草為中藥名,出自陸璣《詩疏》,為《四聲本草》記載的車前草之別名[1]。
3.1 牛舌草的別名蟾蜍草、牛舌草、田菠草、打官司草、蝦蟆衣、車輪菜、豬耳草[2]
3.2 來源及產地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車前P.depressa Willd.的全草[2]。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產[2]。
3.3 性味甘,寒[2]。
3.4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明目降壓,祛痰止咳[2]。
1.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目赤腫痛,高血壓病,氣管炎,百日咳[2]。煎服:9~15g[2]。
2.鮮葉搗汁含漱治喉痹,乳蛾,搗敷治金瘡血出不止,瘡瘍潰爛[2]。
3.5 化學成分車前全草含車前草苷A、B、C、D、E、F,大車前苷,車前苷,車前黃銅苷,及桃葉珊瑚苷等[2]。
3.6 藥理作用桃葉珊瑚苷可能是其利尿成分,它還能引起小鼠瀉下;並促進尿酸排泄[2]。車前苷能促進支氣管黏液分泌,並有止咳作用;還能增強腸管、子宮的運動,毒性很小[2]。
4 《*辭典》·牛舌草 4.1 出處《江蘇藥材誌》
4.2 拼音名Niú Shé Cǎo
4.3 來源為蓼科植物齒果酸模的葉。
4.4 原形態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葉互生,具柄;葉長圓形,先端鈍或尖,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略呈波狀。花序頂生,通常具葉,花簇呈輪狀排列;花被6,黃綠色,2輪,宿存;雄蕊6,排列成3對,花絲細弱,花藥基部著生;子房具棱,1室,花柱3,柱頭細裂,毛刷狀。果被卵形,先端尖,具明顯網紋,各生壹卵形或長圓形瘤狀突起;瘦果三角形,有銳棱,長約2毫米,褐色,平滑,光亮。花期4~5月。
4.5 生境分布生於路旁或水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4.6 功能主治《江蘇藥材誌》:"搗爛敷 *** 紅腫。"
4.7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