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宛城區高廟鄉的喪事習俗有哪些?

宛城區高廟鄉的喪事習俗有哪些?

宛城區高廟鄉的喪葬習俗;

首先,開始和結束

老人生命垂危時,子女和其他直系親屬守護在他身邊,聽他臨終遺言,直到親人去世,習俗上稱之為“死”。為老人而死是壹件大事。能為老人而死,說明子女盡了最後的孝心。沒能為老人而死,往往成為人壹生中的壹大遺憾。

1,包裝

老人去世時,應該先穿上壽衣。壽衣,俗稱“裹衣”、“穿舊衣”,壹般在死前制作,主要是棉襖、棉褲、棉袍。女人不管什麽季節都穿裙子,穿棉的。鞋子必須是布做的,鞋底不行,有的甚至在鞋幫上做蓮花圖案,表示腳在蓮花臺上,成正果。帽子,以前男人戴帽子和頭盔,現在戴花呢帽,女人不戴,或者臨時戴黑布縫的帽子。有壹個禁忌是妳絕對不能使用皮具或穿毛衣。據說死人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鞋,下輩子就會投胎為動物。大衣上不扣扣子,因為“扣子”和“麻花”諧音,怕違反對後代的禁忌。腰帶是壹塊黑布或者壹縷白線,可以搭在腰帶上。近年來,壹些公職人員死於西裝和羊毛外套。穿壽衣是下葬的第壹步,有些人臨死前會穿壽衣。這壹方面是因為死後身體僵硬,難以穿戴;另壹方面,由於流行的信仰,人們認為在穿好衣服之前死去就是“裸走”,親人會感到非常內疚。

2、呼喚靈魂

呼喚靈魂就是喚起靈魂。壹個人死了以後,他的兒子馬上去房間用鞋底拍山洞(煙囪),喊死者的名字,喊三聲“穿鞋”。然後就是“第壹聲哭”,因為老人死前是不允許大聲哭的。當確認老人已經去世,守候在身旁的親人都會淚流滿面,這也是對逝者最初的悼念。

3.屍體移除

死後,家人立即焚燒“倒掛紙”,將死者遺體從炕上移到主房(俗稱外房,也稱正房)的臨時棺床上。棺材床是用臨時拆下的門板搭起來的,然後葬禮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死後要盡快搬動屍體,不允許長時間躺在炕上,因為那被認為是讓死者擡炕坯。

4.在街上哭泣

在五六十年代,在街上哭是壹種時尚。如果前壹天晚上有人死了,第二天早上死者的大兒子沿街大聲哭喊,目的是通知鄰居出殯的消息。如果壹個人在街上哭,遇到路人,要當場磕頭,這叫磕頭。因為是淩晨,人還沒起床,街上靜悄悄的,人煙稀少,街上的哭聲聽起來很可怕。如今,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鎮,死去的人不再在街上哭泣,而是鳴槍(多為兩響紙炮——踢他們的腳),壹是表示死者已死,二是向鄰居送去慰問品。

在農村,當壹個老人去世時,他家裏的人都要來幫忙辦喪事。流行的說法是“人老了都要占便宜”。壹些家庭以外的鄰裏親戚朋友也會主動幫忙。通常要選壹個總經理(主管),具體的事情要和家裏壹些年長的人壹起商量,把“忙”分好,比如安排殯儀服務,搭建喪棚,購買喪葬用品,準備煙酒飯菜。同時要安排會計和接待人員接待後續送葬者。

二、殯儀館

死者去世後,家屬應盡快向親友報告死訊,以便及時前來吊唁。過去,報喪事的孝子必須穿喪服,戴戴孝帽。妳不能進入別人的家。當人們向妳打招呼時,無論老少,都應該磕頭。說出死亡時間和下葬時間。對於那些至親和有特殊關系的人,特別要求孝子親自去殯儀館,否則被認為禮遇不夠。特別註意死者重病期間經常探望或守候在身邊的人,壹定要告知。結了婚的女人要去婆家磕頭,包括公公婆婆,家裏所有的長輩都要磕頭。否則,喪事辦完,女方穿白鞋回婆家“入戴孝”,婆家會不高興。後來大部分送葬者都不肯送禮物,白氏宗親(俗稱老爺們)的年輕人甚至去參加葬禮,有的還打電話或傳話通知親友。但是,如上所述,如果死者是女性,就千萬不要給家人打電話或留言。孝子就算不親自去,也要派人鄭重參加葬禮,不可怠慢。高陵縣有嫁女“喪”的習俗,即公婆去世,派人送喪,父母立即派弟媳等人送喪服。這種喪服必須由父母“帶”,這就叫“喪”。

第三,停屍房

古代的儀式分為小型葬禮和大型葬禮。小葬就是穿上壽衣,做好準備,大葬就是把棺材放進墳墓。有些人在小型葬禮後停止靈魂,有些人在大型葬禮後停止靈魂。

肖驍1

死者裹好後,將屍體移至棺床上,蓋上黃色褥子,蓋上繡有八仙圖案的白色蒙古單,稱之為“覆金銀”。現在多是藍蒙古單。用眼罩蒙住身體的頭和腳。枕頭用黑布縫制成公雞形狀,裝飾有紅色的喙、眼睛和尾巴。還有黑布做的桶枕。草木灰要放在枕頭裏,縫處放壹把籽棉。現在經常從壽衣店買繪有彩色畫的鞍枕。還要把壹枚用繩綁著的銅錢塞進死者口中,俗稱“口錢”(也叫唇錢,有的地方叫口錢)。死者的臉上應該蓋著黃紙。為了防止“詐屍”,死者的腳上要綁上麻批,稱為“絆腳絲”,同時要把畫好的瓦扣在蒙片上。至此,葬禮結束。

2.靈堂

普通人家的靈堂設置比較簡單:葬禮結束後,停在大廳裏。如果他們在北屋,身體朝西,腳朝東。棺床前擺了壹個臨時祭壇,上面放了壹盞用壹碗油和壹個芯子點燃的“長明燈”,照亮陰間的死者;放壹碗“倒飯”(碗中撈出的小米幹飯),上面插五根稻草棒,包在棒頂上進行團燒烤,稱為“打狗棒”(郭村壹帶持七根打狗棒,死者壹手持壹根,其余五根插在靈堂供奉的碗中);還要放壹些幹鮮果品作為供品,立壹個棺材,立壹個人像。另外要在靈前放壹個“香鍋”,就是燒紙化成灰的鍋。在香盆底部鉆孔,死者五孔,死者七孔。後來,人們經常找壹個幹凈的瓷磚花盆來做壹個香鍋。

郡俗有兩種靈堂。壹種是上面說的,就是靈堂是靈堂,太平間和守靈都在屋裏。在門外鋪上席子,吊唁者在此跪拜。這種風俗流行於鎮、周邊村莊和郭村。還有壹種習俗是靈堂設在院內,用葦席和篷布臨時搭壹個棚,所以也叫喪棚。如果妳坐在朝南的房子裏,彭羚將建在院子的東側,棚口朝西。屍體停放在彭羚,門板用板凳撐起,頭朝北,腳朝南,即腳朝大門,意為“出門”。彭羚入口正中央掛著竹簾,簾前擺著祭祀桌,擺上供品,點上長明燈,放上“倒飯”,插上“打狗棒”,放上弓箭。把香鍋放在桌子前面。窗簾上,有壹個白紙寫著的棺材,死者的遺像也掛在這個竹簾上。在桌子前面鋪上蘆葦墊或防水油布。彭羚上覆蓋著柴火,俗稱“臥曹玲”。孝順的兒女分男的,左女的,右女的。有的地方不分男左女右,孝子躺在兩邊的柴火上,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靈臥草”。現在大多蹲在棺床前,孝順的女兒們坐在棺床的板凳上或者棺床的內側。

在布置靈堂的同時,要把逝者的被褥扔到屋頂上,把逝者的枕頭拆開,把裏面的蕎麥殼和枕套拿到大門外的街上,慢慢焚燒。縷縷青煙成了路人的信號。葬禮後清理現場時,郭村高嶺片燒了枕頭。

3、停止精神

葬禮結束後,停放在靈堂。民間有句話叫“莫哀”。葬禮結束後,棺材下葬後停放,稱為“停棺”。停喪停棺統稱停靈。也就是說,從穿上衣服到出殯的時間,被認為是死了。

50年代初,受舊習俗影響,靈停時間長,至少三天,有的人停到“七七”,甚至更久。現在除了少數情況,比如要等遠道而來的親戚來拜祭,就要多停幾天。夏天熱的話,就得在屍體旁邊堆冰塊,或者租個冰床,防止腐蝕。另外,壹般也不再需要為了禮儀而長時間停下來。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快,事情不拘小節。他們往往第壹天死,第二天埋人,或者上午死,下午埋人。

4.陰陽先生

在農村,參加葬禮無壹例外都要請壹位陰陽師。陰陽師做的第壹件事就是“開卷”,也就是寫“白白”。“白圭”俗稱“災單”、“喪單”,也是死者出生和死亡日期的清單。“災單”壹般寫在有四八個開口的白紙上,貼在大門內的影壁上。同時要寫兩張白紙,分別是“避四相”和“真武”,貼在大門兩側,再用白紙做成靈牌,放在靈臺上。接下來剪壹個“座位標簽”,也就是壹堆綁在頂端的白色紙條。紙條底部的尖角表示失去男人,燕尾形表示失去女人。(同理,引魂紙的下端也是如此,尖尖的表示男人的失落,燕尾的表示女人的失落。)牌子綁在木桿上,掛在殯儀館大門外。座位牌,死者掛在門的左邊,死者掛在右邊。音符的數量取決於年代。老人的紙條多,年輕人的紙條少(據說壹張紙條壹歲),壹眼就能知道死者的年齡。用竹竿系弓,用葦桿糊三支箭,稱為“竹弓葦箭”,有的用桑枝做弓,用葦根做箭,稱為“桑弓葦箭”。箭放在弓上,壹起放在靈臺上。在殯儀館找了五塊小石頭,陰陽師分別寫了金、木、水、火、土,叫做“五行石”要在葬禮上用。陰陽師要在喪家準備的綠布瓦上畫符號,同時為喪家看下葬日期,不可重喪。最後按照喪主的要求,貼上引魂條幅、喪棒,貼上棺蓋、車馬,剪下買路的錢。貼棺蓋的說法:死者有壹兒壹女,棺蓋頂部有葫蘆尖;如果死者有兒子或女兒,棺蓋上沒有頂蓋。如果妳有壹個無子女的家庭,妳可以付錢給造紙工粘貼壹個葫蘆尖,但尖的顏色應該不同,以顯示與真正的女兒的區別。還有壹種說法是,如果死者是男性,只貼壹匹馬,如果死者是女性,不僅貼馬,還要貼車(馬拉的車),因為女性不能騎馬,所以只能騎。

隨著社會的發展,紙質陪葬品也隨著時代的步伐發生著變化。有的人貼的不是馬而是車,還有彩電、冰箱、錄像機。世界上有什麽,地下就有什麽,這是真的。

解放初期,壹些有條件的家庭辦喪事很隆重,很講究。喪期不僅請陰陽師,也請造紙師粘貼各種隨葬品,如萬壽山、宅、金山、銀庫、金夫妻等。,並有麻燈串(喪燈統稱麻燈)。麻燈壹般前面有藍光,後面有紅光,寓意招財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