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中的四瑞獸分別為龍、鳳凰、麒麟、龜。
《辭源》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壹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辭海》說“龍是古代傳說中壹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定義是表示壹事物的本質特征,並不肯定傳說的真假。
龍的標準類型是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鱗片滿身、腥味濃烈。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發現了壹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形堆塑”。
擴展資料:
麒麟的歷史傳說: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並不低於龍。
但麒麟又是應龍的孫輩,《淮南子·地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也是五蟲中的毛蟲之長。
麒麟也有中土之獸的說法但與被《淮南子》《靈憲》等諸多古籍認為居中主土的黃龍相比,麒麟只有《易冒》壹書將其與青龍等四靈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