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彩禮是什麽意思?彩禮錢是訂婚時,男方給女方的,也稱為聘禮。關於彩禮的具體含義,在下面的文章中為妳詳細介紹。
壹、結婚彩禮簡介彩禮,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壹,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
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壹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壹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戀中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或禮金。在今天的互聯網中,還指朋友之間互贈彩票、祝福的壹種行為。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禮之後,婚約正式締結,壹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時,若女方反悔,彩禮要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壹般不退。在買賣婚姻中,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中華人民***和國婚姻法第壹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二、結婚彩禮習俗來源古籍《禮記.昏禮》上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另《儀禮》上說:?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就是創於西周而後為歷朝所沿襲的?婚姻六禮?傳統習俗。也是?彩禮?習俗的來源。
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壹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西周時確立並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中的?納征?是送聘財,就相當於現在所講的?彩禮?。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壹般為結婚的時候男方給女方的錢或物。
三、揭秘農村天價彩禮(擴展閱讀)隨著時代的發展,結婚彩禮錢也開始水漲船高,尤其以農村最為明顯。下面來看壹個記者調查的例子:
30-50萬!這是黑龍江壹個貧困縣給出的彩禮賬單。海倫市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這樣壹個並不富裕的地區,近年來,農村的?天價彩禮?現象卻大有市場。?現在彩禮現錢就得25到30萬,如果再買個車、在鎮裏買套房就得50萬。?海倫市福民鄉海民村村民趙慶山說,兒子大學畢業後馬上面臨婚嫁問題,但他們壹家三口年凈收入也就3萬元左右,娶個媳婦至少得攢10年。
?我們當年結婚時才1000多塊彩禮錢,不到30年就翻了幾百倍。?趙慶山感慨道。同黑龍江農村的情況相似,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天價彩禮?現象在各地農村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有愈演愈烈之勢。
雖然彩禮節節攀升,但是娶媳婦對於壹個農村家庭來講是最重要的事情之壹。對於農村有些貧困家庭,哪怕彩禮再高,借錢也要娶。不少村民告訴記者,很多家庭的父母攢大半輩子錢,就為兒子娶壹門親事,兒媳婦進家門的那壹天也意味著家裏攢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壹門親事掏空壹個家庭?的事情並不少見。
農村?天價彩禮?存在的原因,除了農民經濟水平的提高,錢袋子鼓了起來以外,從本質上說是壹個經濟問題,再加上農村根深蒂固的習俗、面子人情文化以及攀比心理的作祟,此外,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也是壹個很重要的原因。
專家認為,對貧困的女方家庭而言,因為貧困,未來生活缺乏保障,女方家長希望在女兒出嫁的時候獲得壹筆補償,為其未來的生活獲得壹些保障。因為在女方家長看來,只能壹次性受益。如果女方家長看好男方,對其未來有信心,往往在彩禮上的要價會更低。現實上也正如此,經濟越不好的地方彩禮越高,經濟越好的地方反而越低甚至倒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