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如下:

工具:脈枕。

1、讓被診者呈正坐位或仰臥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約與心臟處於同壹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松,在腕關節下墊壹松軟的脈枕。

2、醫生先以中指定關部,然後將食指和無名指分別按在寸部和尺部。若是給小兒診脈,由於寸口部脈位比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壹指定三關”,不必細分寸、關、尺三部。若給自己診脈時,常常把診脈的那只手從要被診手的下方繞上來,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順序確定寸、關、尺三部的位置。

3、切按時,三指略呈弓形,讓“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處)的部位緊貼於脈搏搏動處,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比較靈敏。註意要根據被診者的高矮、手臂的長短及診者手指的粗細適當調整三個手指間的距離。

4、布指之後,運用輕、中、重三種不同的指力,結合上下左右的推尋,以辨識脈象。壹般來說,多是用三個手指同時摸脈。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稱“浮取”或“舉”;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間,稱“沈取”或“按”;用手指不輕不重地移動或改變力道仔細求取脈象,稱“中取”或“尋”。

號脈的起源

我國脈診起源很早,大量歷史文獻資料表明,脈診起源於古人對血脈經絡,即經脈、絡脈、經水、經筋和皮部等方面全面的檢查和分析,它包括色診或與色診有壹定的交叉。扁鵲時代的脈診主要是檢查分析血脈經絡;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脈法》與《陰陽脈死候》中所說的“脈”很明顯也是指血脈和經絡的檢查。

早期有關脈學的資料見於諸書,《內經》記錄了各種脈法、脈名、主癥等以及脈審定病機,決斷預後。脈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影響等,內容亦論述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