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八陣圖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真的是諸葛亮發明的嗎?

八陣圖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真的是諸葛亮發明的嗎?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雲:“(亮)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八陳圖,壹名八陣圖。或問:八陣圖是什麽?答案莫衷壹是。壹曰詩歌。民間流傳不少歌詠武侯《八陣圖》的詩,其中以杜詩最為有名。杜甫晚年離成都草堂南下,由雲安移居夔州,有《八陣圖》詩壹首,其雲:功_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文本本義(或稱原義)和意義(或稱引申義)的關系復雜而又微妙。據《杜詩詳註》卷之十五仇(兆鰲)註,此詩有四說:第壹,“所恨吞吳失計,以致三分功業,中遭跌挫耳”,以不能滅吳為恨,此舊說也。第二,以先主之征吳為恨。仇註引《東坡誌林》雲:“嘗夢子美謂仆:‘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武侯欲與關公復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誌,以此為恨耳。’”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此東坡之說。此則材料,仇註明言見於《誌林》,但今存五卷本《誌林》無載,而載於《仇池筆記》之中。據考《誌林》原為蘇軾著述計劃之壹部分,而未能成書,只留下部分零星劄記。早在宋代,有人即據以刊印,有《手澤》《誌林》《仇池筆記》諸名,作者皆冠以蘇軾名,且有宋人稱引。《筆記》與《誌林》在宋時已成書,內容互有錯雜。第三,謂孔明不能止征吳之舉,致秭歸挫辱,為生平遺恨。“昭烈敗秭歸,諸葛亮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就使東行,必不傾危。’”孔明不能制主上東行,而自以為恨,此王嗣爽《杜臆》朱鶴齡註說。第四,仇註引劉迫雲:“孔明以蓋世奇才,制為江上陣圖,至今不磨。使先主能用其陣法,何至連營七百裏,敗績於虢亭哉!欲吞吳而不知陣法,是則當時之遺恨也。”以為劉備不能用陣法,而致喪師為恨,此劉氏之說。俗話說,詩無達詁。即使子美再世,恐怕也難以說清此詩之主旨。二曰故事。今本《三國演義》(毛綸、毛宗崗父子壹百二十回評點本)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裏,孔明巧布八陣圖”,說東吳大將陸遜大破劉備,追至魚腹浦,誤入孔明在沙灘上用亂石排成的“八陣圖”,急欲回時,無路可出。書中寫道:正驚疑間,忽見壹老人立於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遜曰:“願長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徑出石陣,並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遜問曰:“長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嶽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時,於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吩咐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老夫適於山巖之上,見將軍從‘死’門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自‘生門’引出也。”此則故事,說諸葛亮入川時,預知日後陸遜會誤入此陣,吩咐嶽父黃承彥不要引他出來。而黃承彥此時竟出現在“八陣圖”現場,卻又偏偏“好善”,放他出來。凡此種種,本已無端,為小說家言。三曰戲劇。元明間,有無名氏雜劇《諸葛亮石伏陸遜》(清錢曾《也是園書目》著錄,已佚)。宋元明話本小說如《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三國誌平話》《吳越春秋連像平話》《三國誌通俗演義》等,為戲曲演繹提供了不少故事來源。元至治年間建安虞氏書坊刊刻的《全相三國誌平話》卷下《先主托孔明佐太子》,述及諸葛亮預設八陣圖伏擊陸遜。明嘉靖壬午刊刻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卷十七亦有《八陣圖石伏陸遜》。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十五載“夔門士女傳”:“謂孔明預知先主敗走,設此以迷陸遜。”凡此,皆似雜劇《諸葛亮石伏陸遜》之濫觴。四曰圖書。南宋陳_《中興書目》卷七十雲:“諸葛武侯《八陳圖》壹卷。後人推演其法,摹為圖。”明言托名諸葛亮,為偽書。張澍《諸葛忠武侯文集》卷二有《八陳圖法》,亦雲:“八陳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八陣”,出自風後《握奇經》,其雲:“八陣:四為正,四為奇,余為握奇,或總稱之。”宋高似孫雲:“風後《握奇經》,三百八十四個字,其妙本乎奇正相生,變化不測,蓋潛乎伏羲之畫。所謂天地風雲龍鳥蛇虎,則其為八卦之象明矣。”又雲:“馬隆本作《握機敘》雲:‘風後,軒轅臣也。握者,帳也。大將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人,故雲握機。”《四庫全書總目》卷九九“子部兵家類”著錄浙江樊懋柱家天壹閣藏本《握奇經》壹卷,《提要》雲:“舊本題風後撰,漢丞相公孫弘解,晉西太守馬隆述贊。案《漢書·藝文誌·兵家陰陽》風後十三篇,班固自註曰:圖二卷,依托也,並無《握奇經》之名。且十三篇,《七略》著錄,固尚以為依托。則此經此解,《七略》不著錄者,其依托更不待辨矣。”又雲:“考唐獨孤及《昆陵集》有《八陣圖記》雲:黃帝順煞氣以作兵法,文昌以命將,風後握機制勝,作為陣圖。故八其陣,所以定位也。衡抗於外,軸布於內,風雲附其四維,所以備物也。虎張翼以進,蛇向敵而蹯,飛龍翔鳥,上下其旁,所以致用也。至若疑兵以固其余地,遊軍以案其後列,門具將發,然後合戰。弛張則二廣叠舉,掎角則四奇皆出雲雲。所說乃——與此經合。疑唐以來好事者因諸葛亮八陣之法,推演為圖,托之風後。其後又因及此記,推衍以為此經。並取記中握機制勝之語以為之名。”又《正續小十三經》(正集,明顧起經輯;續集,丁巍、王鋼、蘇麗湘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前言”雲:“風後《握奇經》壹卷,相傳為上古風後撰、漢公孫弘解。原附《握奇經續圖》壹卷,不知撰人。《八陣總述》壹卷,題晉馬隆述。以上三種,撰註人似俱出偽托。”綜上所考,風後《握奇經》和《八陣圖記》均為偽作。與《握奇經》《八陣圖記》相比,武侯《八陳圖》最為晚出,三者均為後人“推演”而成,皆偽。來源: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