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wǎn róng tāng
2 《重訂嚴氏濟生方》:紫菀茸湯 2.1 紫菀茸湯的別名紫菀湯(《赤水玄珠》卷七)。
2.2 處方紫菀茸(洗)經霜桑葉 款冬花 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蒲黃(炒)半夏(湯泡七次)各30克 犀角(鎊)甘草(炙)人參各15克
2.3 制法上藥嘆咀。
2.4 功能主治
清肺補氣,止咳化痰。治飲食過度,或高聲呼叫,或食煎炸,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胸滿脅痛,不得安臥者。
2.5 紫菀茸湯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2.6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3 《濟生》卷二 3.1 方名紫菀茸湯
3.2 紫菀茸湯的別名紫菀湯
3.3 組成紫菀茸(洗)1兩,經霜桑葉1兩,款冬花1兩,百合(蒸,焙)1兩,杏仁(去皮尖)1兩,阿膠(蛤粉炒)1兩,貝母(去心)1兩,蒲黃(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犀角(鎊)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半兩。
3.4 功效清補。
3.5 主治飲食過度,或叫呼走氣,或食煎煿,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胸脅痛,不得安臥。肺癰潰處未斂,癰膿已潰,喘滿、腥臭濁痰俱退,惟咳嗽咽幹,咯吐痰血,脅肋微痛不能久臥者。
3.6 加減渴甚,去半夏,加石膏。
3.7 附註紫菀湯(《赤水玄珠》卷七)。
4 《張氏醫通》卷十三 4.1 方名紫菀茸湯
4.2 組成紫菀茸3錢,薇銜1錢,白術(於潛者良,生用)1錢,澤瀉1錢,牡丹皮1錢半,麥門冬(去心)1錢半,犀角8分,甘草(炙)3分(生)2分,藕汁半杯。
4.3 功效理中清營。
4.4 主治傷酒湊肺,發咳,痰中見血。
4.5 紫菀茸湯的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
4.6 加減瘦人陰虛多火,忌用燥藥,去白術,易白芍藥1錢;兼傷肉食,胸膈膨脹,去犀角、芍藥,加炮黑山楂肉3錢,炒枳實1錢。
4.7 各家論述《醫略六書》:濕熱湊肺,營陰暗傷,故痰中見血,發咳不止,謂之傷酒。紫菀開泄肺氣以清痰血,澤瀉通利膀胱以降濁陰,薇銜去營中濕熱,生術利胃中濕熱,犀角清心胃之熱,麥冬潤心肺之陰,牡丹皮涼血解熱,生甘草緩中瀉火,水煎沖池藕汁涼血化瘀以清痰中之血也,使濕熱頓去,則肺氣清肅而發咳無不除,瘀血無不化矣。此理中清營之劑,為濕熱傷肺痰血之專方。
4.8 附註本方方名,《中國醫學大辭典》引作“改定紫菀茸湯”。
5 《醫鈔類編》卷十三 5.1 方名紫菀茸湯
5.2 組成紫菀茸、幹姜、黃耆、五味子、鐘乳粉、杏仁、甘草各等分。
5.3 主治肺傷氣極虛證,皮毛焦,津液涸,力乏,喘急短氣。
5.4 紫菀茸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紫菀茸湯 《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內癰部]肺癰血,脅肋微痛,不能久臥者,此屬肺癰潰處未斂,宜紫菀茸湯清補之,渴甚去半夏加石膏服之;若癰膿潰後,咳嗽...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二(外科)]肺癰肺痿數,用人參平肺散六劑,及飲童便,諸癥悉退。更以紫菀茸湯而愈。童便雖雲治虛火,常治瘡瘍腫,疼痛發熱作渴...
《雜病廣要》:[臟腑類]肺癰數劑可奏功也。(《辨證錄》)(按∶此本《濟生》紫菀茸湯,今去蒲黃、半夏,加金銀花、熟地者。紫菀茸湯見...
《立齋外科發揮》:[卷四]肺癰肺痿證皆同,惟咽喉時或作癢,痰多脅痛,難於睡臥。用紫菀茸湯治之,並愈。壹弱人咳膿,日晡發熱,夜間盜汗,脈...
《外科理例》:[卷七]肺癰肺痿壹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