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腰眼簡介

腰眼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號 6 腰眼穴的別名 7 出處 8 腰眼穴的定位 9 腰眼穴取穴方法 10 腰眼穴穴位解剖 10.1 層次解剖 10.2 穴區神經、血管 11 腰眼穴的功效與作用 12 腰眼穴主治病證 13 腰眼穴的配伍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特效 *** 16 文獻摘要 17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腰眼 1 拼音

yāo yǎn

2 英文參考

EXB7 [中國針灸學詞典]

yāoyǎ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B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腰眼為經外奇穴名(yāoyǎn?EXB7)[1][2]。出《肘後備急方》。別名鬼眼[3]。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1]。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癆瘵,小腹痛,腎下垂,睪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等。

4 拼音

yāoyǎn

5 代號

EXB7

6 腰眼穴的別名

鬼眼(《醫學入門》:“鬼眼穴,專祛癆蟲,令病人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上有兩陷可見,即腰眼也。”)。

7 出處

《肘後備急方》:治臀腰痛……又方灸腰眼中七壯。

8 腰眼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腰眼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1][4]。

腰眼穴位於腰區,橫平第四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約3.5寸凹陷中[2][5]。

腰眼穴位於第四、五腰椎棘突間旁開3~4寸處(《中國針灸學》)[3]。

經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9 腰眼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臥位,先取與髂脊相平的腰陽關穴,在與腰陽關穴相平左右各旁開3.5寸處取穴。

俯臥位,與髂脊相平的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3.5~4寸之凹陷中取穴[5]。

快速取穴:俯臥,兩側髂前上棘水平線與脊柱交點旁開約1橫掌凹陷處即是腰眼穴[6]。

10 腰眼穴穴位解剖

腰眼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經後支。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腰方肌[4]。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3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第4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4]。

11 腰眼穴的功效與作用

腰眼穴有強腰健腎的作用。

12 腰眼穴主治病證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癆瘵,小腹痛,腎下垂,睪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等。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4]。

腰眼穴主治癆瘵、腰痛、小腹痛,以及腎下垂、睪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等[2]。

腰眼穴主治勞瘵,腰痛等[3]。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睪丸炎[5]。

13 腰眼穴的配伍

腰眼配委中、腎俞、阿是穴,治慢性腰痛[5]。

腰眼配脾俞、腎俞,治腎下垂[5]。

腰眼配腎俞、脾俞、次髎,治痛經[5]。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5][3],局部有酸脹感[5],有時可向臀部放散[5]。

壹般直刺1.0~1.5寸[2][4]。

註意:腰眼穴深部是胸膜和肺臟,故針刺時不可直刺過深[5]。

14.2 灸法

可灸[2][4][5]。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3]。

用艾條灸腰眼穴10~15分鐘,可治遺尿、腎炎、帶下等生殖系統疾病[6]。

15 特效 ***

經常按揉推擦腰眼穴,可防治腰肌勞損[6]。

在腰眼穴附近刮痧,每次5分鐘,可治遺尿、腎炎、帶下等生殖系統疾病[6]。

16 文獻摘要

《備急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幹,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壯。

《醫說》:灸瘵疾……當以癸亥夜二更……之時,解去 *** 衣服,於腰上兩旁微陷處,針灸家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勞蠱或吐出,或瀉下,即時平安,斷根不發,更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