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愛新覺羅?皇太極
民族: 滿族
出生地: 赫圖阿拉城
出生日期: 萬歷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時
逝世日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亥時
主要成就: 1620協助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
主要成就: 1636改國號為大清
廟號: 太宗
逝地: 盛京清寧宮
在位: 17年
嗣帝: 皇九子福臨,為順治帝。
問題二:皇太極稱號是什麽及由來 “皇太極”其實並非他的本名,是滿語音譯,也有寫作“黃臺吉”的,“臺吉”是個稱呼,在滿族貴族中很常見的,也有用“臺吉”來稱呼蒙古貴族的,和“貝勒、貝子”意思差不多。後來“黃臺吉”登上汗位,就有人獻媚說,“黃臺吉”當大汗是天意,因為,這個詞的發音聽起來很象是 *** 說的“皇太子”壹詞,證明他天生就是該做太子繼承汗位的。此後“黃臺吉”這個名字的漢文就寫成了“皇太極”,現在所有的歷史教材中對於這個人名就逐漸統壹了。
而皇太極的本名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壹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但這個名字並沒有在當時的漢文和滿文文獻中登場,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很有可能系其稱號“天聰汗”的誤解。
2. 在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裏,皇太極以“喝竿”的名字出現。
3. 而在《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烈”的名字登場。
4. 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根據這兩種文獻,提出皇太極的本名大致讀作“Hekan”的說法。
5. 三田村泰助將《仁祖實錄》中的“黑還勃烈”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烈”(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壹種稱號。
對於皇太極的本名是什麽,恐怕也只有皇太極那個時代的人知道了
皇太極的稱號是清太宗。
至於為什麽皇太極的廟號是清太宗而不是清太祖,理由如下:
太祖的概念壹般是指各個朝代的首位皇帝。這裏“首位皇帝”的含義並不局限於第壹個稱帝的人。壹個朝代建立時,其立國之主往往不以太祖自居,而是將自己的父輩、甚至祖輩追封為太祖。
立國之主往往不以太祖自居的原因:
壹來,是為了標明王朝的正統性和延續性而將始祖的起源向前推,意思是,我不是隨隨便便當皇帝的,我父親、祖父都是皇帝,所以我稱帝是有淵源可循的;
二來,是為了對父祖輩的尊重,即壹人得道雞犬升-天,上追三世,下蔭五代,這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光宗耀祖的壹貫傳統;
第三,認可父祖輩的功績,即他們雖然沒有正式稱帝,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奠定了王朝堅實的基礎,是無冕之帝,應當獲得這種榮譽。
問題三:皇太極以下的皇帝怎麽稱呼 01崇德皇帝:皇太極(太祖第八子)
02順治皇帝:福臨(崇德第九子)
03康熙皇帝:玄燁(順治第三子)
04雍正皇帝:胤G(康熙第四子)
05乾隆皇帝:弘歷(雍正第四子)
06嘉慶皇帝:J琰(乾隆第十五子)
07道光皇帝:F寧(嘉慶次子)
08鹹豐皇帝:奕}(道光第四子)
09同治皇帝:載淳(鹹豐長子)
10光緒皇帝:載(鹹豐之侄,醇親王奕X次子)
11宣統皇帝:溥儀(光緒之侄,二代醇親王載灃長子)
問題四:皇太極在滿語裏是什麽意思? 關於皇太極的本名有幾種說法,壹說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壹說是叫黑還勃烈。“皇太極”只是壹個稱號,意思可能只是“黃”臺吉。 而“臺吉”則是瓦喇、韃靼貴族在明代常用的頭銜,從漢語“太子”演變而來,但意思最接近“王子”或“汗王”。 在清初漢語典籍中,皇太極的名字常被記載為“黃臺雞”或“黃臺吉”。 後在清高宗朝,才欽定為“皇太極”。但是,皇太極直接從“皇太子”頭銜演變來的說法欠根據。後金統治者沒有采用“皇太子”頭銜的慣例,更無可能作為初生子嗣的本名。開始用“黃”多於“皇”也可以看出本來沒有僭越“皇”的意思。第二,說本名為“阿巴海”又欠根據。因為最初把該名判斷為“本名”的是西方史作,很可能把皇太極的年號Abkai sure誤解為本名。所以黑還勃烈壹名最有可能,因為“黑還”不過是“黃”這個漢語名字的音異,而“勃烈”而則是蒙語名“蒼狼”的意思。因此皇太極的名字本來就叫“黃?勃烈”,當他被承認為“臺吉”的時候,人們就不呼全名,而用簡化的本名,加上頭銜,稱之為“黃?臺吉”,而這也是清太宗名字在乾隆之前在漢字文典裏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說“皇”字和“極”字是後世追改的。還有說法是,“勃烈”也不是他本名的壹部分,只不過是“貝勒”的壹個音異而已。皇太極的本名就叫“黑還”,也就是漢語“黃”的意思。小時是“黃貝勒”,青年是“黃臺吉”,符合邏輯。
問題五:揭秘:皇太極本名並不叫皇太極 那到底叫啥 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臺等名字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出現。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臺吉”。
在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裏,皇太極以“喝竿”的名字出現;而在《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烈”的名字登場。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根據這兩種文獻,提出皇太極的本名大致讀作“Hekan”的說法。三田村泰助將《仁祖實錄》中的“黑還勃烈”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烈”(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壹種稱號。
問題六:孝莊的太後稱號是追送的還是皇太極封的 肯定是追封的啦
問題七:清朝所有皇帝的稱號分別是什麽?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壹個王朝,滿姓愛新覺羅。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都城為赫圖阿拉(又名興京、赫圖阿喇、黑禿阿喇、黑圖阿拉,滿語“橫崗”之意。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殺。清軍乘機入關打敗農民軍,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關後,***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年-1626年 (天命)
愛新覺羅皇太極:1627年-1643年(天聰、崇德)
愛新覺羅福臨:1644年-1661年( 順治)
愛新覺羅玄燁:1662年-1722年( 康熙)
愛新覺羅胤G:1723年-1735年(雍正)
愛新覺羅弘歷: 1736年-1795年(乾隆)
愛新覺羅J琰:1796年-1820年( 嘉慶 )
愛新覺羅F寧:1821年-1850年(道光)
愛新覺羅奕}:1851年-1861年(鹹豐)
愛新覺羅載淳:1862年-1874年(同治)
愛新覺羅載:1875年-1908年(光緒)
愛新覺羅溥儀:1908年-1911年(宣統)
這是在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裏拍攝的清朝幾個皇帝的畫像,不知道您見過沒有?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壹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 *** ,平定準葛爾叛亂等壹系列軍事行動中或禦駕親征,或決勝千裏,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壹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盡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臺的。復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幹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盡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但比起他的業績來,畢竟是次要的。
乾隆帝弘歷,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壹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壹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
問題八:清朝各個皇帝的稱號 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元年――天命十年 1616――1626 太宗(皇太極) 天聰元年――天聰十七年 1627――1643 世祖(福臨) 順治元年――順治十八年 1644――1661 聖祖(玄燁) 康熙元年――康熙六十壹年 1662――1722 世宗(胤禎) 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 1723――1735 高宗(弘歷) 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1736――1796 仁宗(琰) 嘉慶元年――嘉慶二十四年 1797――1820 宣宗(F寧) 道光元年――道光三十年 1821――1850 文宗(奕}) 鹹豐元年――鹹豐十壹年 1851――1861 穆宗(載淳) 同治元年――同治十三年 1862――1874 德宗(載) 光緒元年――三十四年 1875――1908 (溥儀) 宣統元年――宣統三年 1909――1911 宣統帝因是末代皇帝,沒有廟號。
問題九:皇太極是清朝第壹位皇帝,其稱號為?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亦作皇太子、洪太極、黃臺吉),滿洲愛新覺羅氏。1626年,繼位後金可汗,改年號為天聰,史稱“天聰汗”。1636年,皇太極於盛京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
中文名: 愛新覺羅?皇太極
民族: 滿族
出生地: 赫圖阿拉城
出生日期: 萬歷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時
逝世日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亥時
主要成就: 1620協助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
主要成就: 1636改國號為大清
廟號: 太宗
逝地: 盛京清寧宮
在位: 17年
嗣帝: 皇九子福臨,為順治帝。
問題十:為什麽皇太極沒有獲得“祖”的稱號 因為太祖是努爾哈赤,所以他只能是太宗了,李世民牛吧,也只能叫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