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想每天抄經文,人家說每天抄壹品,壹品是什麽意思

我想每天抄經文,人家說每天抄壹品,壹品是什麽意思

梵網經》雲:“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又《大智度論》卷十六雲:“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之。”刺血寫經有諸多步驟和講究,前人多有論述。參見:幾年前,山東省圖書館的古籍從大明湖分館搬遷到濟南二環路的新館,在點庫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了壹部刺血寫的佛經,見諸報章,壹時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其實,這部書很早以前就已收藏在大明湖奎虛書藏的二樓書庫中了,不是什麽新的發現。上世紀70年代全國進行古籍普查,編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當時不知什麽原因沒有把它收到善本書目裏去,但這部佛經的確是壹部極其珍貴的文獻 佛教強調讀誦及書寫經典的功德。向以經典為三寶中之法寶,甚加尊敬,而且通過寫經來為人祈福,或求解脫,故書寫經典時,態度頗為嚴謹。寫經多以墨書寫者,也有人以金銀泥寫經。刺血寫經,是人們對佛經的最高供養形式。《梵網經》雲:“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又《大智度論》卷十六雲:“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之。”刺血寫經有諸多步驟和講究,前人多有論述。 首先,古代人刺血,只從心臟以上取,或從舌頭或從手指,或從手臂或從胸前處取血。刺血寫經,有專門純用血寫的,也有合金、合朱、合墨、合水寫的。如果用純血書寫,盛在清潔的器皿中,先用長針在血中盡力攪動,去掉血筋,這樣血就不會粘筆,書寫便會很流暢,如遇血凝,用生姜研磨後又可繼續使用。刺血時,不可壹時刺得太多。因為所采的血,久了就會發臭,無法再用來書寫。如果是用手臂血,在刺後至多可接半碗。如果用不了曬幹,再用水研開而用,或用血和朱紅加膠做成血錠,經曬幹後再用。其次,在刺血前,必須吃淡齋,減少吃食鹽及大料調和品等。如果不是先戒食這些東西,就會使自己寫的血經逐漸變黑發烏,而持戒所書,則字呈淺金黃色。第三,關於用紙。血性清淡,著紙即散,了無筆墨,成壹血團。其紙必須先用白礬礬過,方可用。礬過之紙不滲,最省血。大紙店中有賣的,不需自制。另外在書寫時,要壹筆筆工整地用楷體書寫,用行草來寫經書是不提倡的。至於內容,刺血寫經,目前存世的大都是《華嚴經》,其他還有《心經》、《金剛經》等。刺血寫經對於歷代的高僧們來說,是壹項長遠而艱巨的工程,壹日十字或百字,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或幾十年,是人生信念的艱苦跋涉。 山東省圖書館所藏刺血寫本《華嚴經》函套內,有佛弟子如典跋曰:“此大乘法寶乃康熙年間四明嗣法沙門深湛大師刺血書《華嚴經》壹部。奉佛弟子顏光南成就功德於道光十五年在濟寧州南門裏,估貨攤工出賣時,有京師成庵潘居士輸財請歸,送至玉露禪林方丈供奉。願後之高僧披閱者,珍重護持,永存常住,流傳法寶。惟願人人入毗盧性海,各各登華藏玄門。”簡略說明了這部《華嚴經》的作者和流傳的經過,至於何時被山東省圖書館收藏,已無從考證了。值得註意的是,這部《華嚴經》從字跡上看,描筆跡象很明顯,用手撫摸時,字痕凹凸分明,不是直接用毛筆手書的,可能是先用印書用的木版在宣紙上壓出字痕,然後刺血填寫的,字體工整俊秀,壹絲不茍,雖經歷300多年的滄桑,清晰依舊,字裏行間透露書寫人的虔誠和執著。書的每壹卷前都有木版摹印的釋迦說法圖,非常精美。當時民間寫經祈願十分盛行,筆者猜測寺廟在賣香火法器的同時,也用印經典的雕版不沾墨印了壹些書,賣給發願寫經的僧侶和信眾們,供他們描摹書寫。 在我國壹些古剎名寺中,也都存有刺血寫本的佛經。如江蘇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現藏有元代善繼以舌血書寫的《華嚴經》壹部,歷時20余年寫成。安徽九華山歷史博物館藏有明代無瑕禪師,刺血研磨銀砂,歷經28年才抄寫成的《華嚴經》。在北京雲居寺有明崇禎(公元1628年)時期的僧人祖慧7卷“舌血”《華嚴經》。江西廬山博物館收藏海會寺普超和尚用血抄寫的《華嚴經》,他歷時15載,因出血太多,圓寂時年僅45歲。廣東省潮州開元寺現珍藏有智誠法師血書《華嚴經》。在福建省福州湧泉寺內,現在還藏有血書《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