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直到戰國時,避諱還沒有壹整套制度。秦漢以降,大壹統的政局形成並得到鞏固,君主之尊無以復加,儒學在上層建築中逐漸占有統治優勢,避諱制度也日臻完備。五花八門的諱禁猶如網羅,兜攬了臣民的全部言論行為,稍有觸犯,輕則遭譴,重則患禍,乃至滅家滅族。於是避諱之道自然而然地發達起來,成為所有人不可不懂的壹門學問。
避諱有“國諱”、“家諱”、“聖諱”等三種形式。
壹、國諱,即當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內祖先的名字。如秦始皇名“嬴政”,秦歷中改“正月”為“端月”。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淵祖父“李虎”的諱,壹律改叫“馬子”,現在馬桶之稱就是由此而來。宋朝的國諱尤其厲害,皇帝的七世祖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諱。
二、家諱,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為小輩,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時要回避。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在《史記》裏,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壹律改名,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東晉桓玄初任太子洗馬時,設宴款待來客,來客因酒冷而呼侍者溫酒,桓玄因此哭泣,原來桓玄父名 “溫”;南朝範曄,因父名“泰”,便推辭太子詹事這壹官職,因“太”與“泰”同音,犯了家諱;杜甫母名海棠,因此不作詠海棠的詩;蘇軾的祖父名“序”,所以蘇軾碰到寫“序”的地方,改成“引”字。
三、聖賢諱,就是聖賢的名字,主要指至聖孔子。孔子名“丘”,宋朝時讀書讀到“丘”字,要念成“某”字;清朝時,天下姓“丘”的,加耳字旁改姓“邱”,要讀成“七”字。
在歷代古籍中,避諱字的書寫方法主要有三種:
壹、改字法,即對避諱之字不用,另擇他字代替。所改名稱多種多樣,如:
(壹)避諱改姓。漢宣帝名“詢”,荀、詢同音,“荀”姓改姓“孫”,連他們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孫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基同音,“姬”姓都姓了“周”;唐武宗名“炎”,避及啖,“啖”姓改為“淡”。
(二)避諱改名。漢光武帝名“秀”,為避秀字諱,改“秀才”為“茂才”;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 諱,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為避諱,“世”都改為“代”,“民”都改為“人”;神話傳說中的“嫦娥”本作“姮娥”,因避宋真宗 “趙恒”諱改稱的。
(三)避諱改地名。漢文帝“劉恒”,因諱將“恒山縣”改為“常山縣”;南京本名“建業”,晉元帝司馬睿建都建業時,因避晉湣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
(四)避諱改物名。節氣“驚蟄”,先秦時叫“啟蟄”,為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而改;清初,為避康熙(玄燁)之諱,常與生地配伍的中藥“玄參”改叫“元參”。
(五)避諱改國名。秦朝時置“錢唐”縣,唐時便改為“錢塘”;唐朝曾置“明州”,到明朝時改為“寧波”。
二、空字法,即將應避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字。《史記.孝文本紀》:“元年正月,‘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某”即漢景帝劉啟;唐人寫《隋書》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徐世績”分別寫成了“王 充”,“徐 績”,中空壹字,不懂為諱之道者,常誤抄成王充、徐績。
三、缺筆法,即不寫所避之字的最後壹筆或中間壹筆。
避諱還衍化出不少幽默故事,憑添了壹些笑料。南宋錢良臣有壹子喜愛讀書,每讀經史見有“良臣”兩字時,因避諱就改讀為“爹爹”。壹次讀《孟子》中“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兩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壹時傳為笑談。
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燈,太守田登因其名與“燈”字諧音,將元宵前夕的告示寫成“本州島照例放火三天”,從而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笑柄。
因避諱鬧個笑話,算不上什麽,避諱有時還事關個人的前程命運,甚至是身家性命。唐代詩人李賀才華橫溢,但因其父名叫李晉肅,為避父諱而斷絕了仕進之途,二十七歲便郁郁而終,韓愈為此事專撰《避諱》壹文以伸其怨:“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避諱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方,人們利用它去辨別古書、文物的真偽,或敲定書籍版本的確切年代。
因為某個時代出版的書,沒有避當代君主的聖諱或個人祖輩先人的私諱,則是偽作無疑。但署名隋朝王通的《六經》,書中避唐高祖“李淵”諱,將“戴淵”改為“戴若思”,隋人避唐人諱,顯然是後人偽作;宋欽宗名“桓”,因桓、紈讀音相近,宋代避“紈”字的諱。而宋代黃庭堅的書法《千字文》中的“紈”和“丸”避了諱,但黃庭堅沒有活到宋欽宗時,可以肯定這就是壹副品。
本文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摘自香港《大公報》),作者:劉翠領,原題:《古往今來話“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