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註·卷三十三
作者:酈道元
水經註 卷三十三 江水
岷山就是瀆山,水叫瀆水;又叫汶阜山,遠在塞外,江水就發源在那裏。《益州記》說:大江的源泉,按現今所知,開頭是從羊膊嶺下流出,水沿山崖散開,涓涓細流多以百計,淺得幾乎連酒杯也浮不起來。水向東南流瀉壹百多裏,到達白馬嶺,經過天彭闕,又叫天彭谷。秦昭王派李冰當蜀郡太守,李冰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形狀如門,稱為天彭門,又叫天彭闕。江水從這裏起,上流十分細弱,所謂發源時只能浮起酒杯,就是指此。漢元延年間(前12—9),岷山崩塌,堵塞了江水,以致三日不流。揚雄作賦,在《反離騷》中說:從岷山投入江流之中,以吊屈原,名為《反騷》。江水從天彭闕東經汶關,又流過氐道縣北。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劃蜀郡北部設置汶山郡,以管轄該縣。氐道縣原是秦始皇所置,後來改為升遷縣。《益州記》說:江水從白馬嶺縈紆流奔二十多裏,到龍涸;又八十裏,到蠶陵縣;又南下六十裏,到石鏡;又六十多裏到北部,江寬才有壹百多步。江水又西流壹百二十多裏,到達舊汶山郡時,寬度才有兩百多步;又向西南奔流了壹百八十裏,到濕阪,江才稍大了壹點。
李冰在這裏造了壹條大堰,截住匯流,堰壩左右兩邊都有出水口,稱為湔堋。大江流入郫江、撿江以便通航。《益州記》說:大江流到都安,在右邊築堰堵水,在左邊造堤控流,江的幹流於是就移到東邊,位置在郫江右面了。利用山勢滑放竹木入江,不費力氣就可運到,水還可以灌溉諸郡。李冰又鑿穿羊摩江,灌溉江西的田地。在玉女房下的白沙郵,造了三個石人,立在水中,並在石人身上刻記著與水神的約定:枯水時不露腳,漲水時不沒肩。因而蜀人天旱時可用來灌溉,多雨時不堵塞水流。所以《益州記》說:水旱都任人安排,饑荒絕跡,沃野千裏,因此世人號稱陸海,又叫天府。郵亭就在堰上,民間稱此堰為都安大堰,也叫湔堰,又稱金堤。左思《蜀都賦》說:向西越過金堤,即指此堤。諸葛亮北征時,將此堰視為農業的命脈,國家賴以給養。他征召了壹千二百名兵丁負責護堰,並設堰官。
江水又東流,經瞿巫灘,就是下瞿灘,又叫博望灘;左岸有湯溪水註入。湯溪水源出縣北六百多裏的上庸邊界,南流經歷縣境,兩岸有鹽井壹百多處,巴、川就靠這些鹽井來自給。鹽粒大的壹寸見方,中央隆起,形狀就像壹把張開的傘,所以叫傘子鹽。有的雖然不呈傘狀,但也壹定是方形的,和普通的鹽不同。王隱《晉書·地道記》說:從湯口進去四十三裏,有石頭可以煮出鹽來,石頭大的像升,小的像拳頭,煮到水都幹盡,鹽也就結成了。這大概也是蜀地的天然氣井壹類,水火互相配合,才能煮出好鹽來。
江水繼續東流,經廣溪峽,這是三峽的上端。峽長三十裏,其間驚險的危巖,斜出的樹木,看來幾乎兩邊要互相交接似的。北岸山上有神淵,淵北有白鹽崖,高達壹千多丈,俯臨神淵。當地人看到它又高又白,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天旱時在岸上焚燒樹木,把灰燼推到深潭中,弄臟潭水,立刻就會下雨。常璩說:縣裏山澤水神,天旱時擊鼓求雨,就壹定應驗,會有甘霖喜降。這就是《蜀都賦》所說的:壹敲鼓就會下雨。峽中有瞿塘、黃龕兩處險灘,夏天洪水激起旋渦,上灘下灘都要提心吊膽。瞿塘灘上有座神廟,尤其靈驗,刺史二千石壹級官員經過這裏,都不可吹號打鼓。商旅上水時,怕碰到石頭發出聲響,就用布包起撐竿的下端。現在雖不必這樣做了,但祭祀進獻水神還是沒有中斷過。峽中猿猴很多,但北岸卻沒有猿猴——這裏不是僅指某壹處,有人捕捉了猿猴放到北山去,卻壹點也聽不到它的叫聲了,也許就像貉那樣,過了汶水就不能生存了。
卷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這三卷是《江水》,因為長江是全國著名大河,在前面《河水》篇中已經說明,在古代,“河”是黃河的專名,“江”是長江的專名。江水是古代對長江的正規名稱,簡稱就作“江”。《水經註》全書中有近二十篇提及“江”,指的就是長江。另外,如同黃河被稱為“大河”壹樣,長江也常被稱為“大江”。《水經註》中也有十多個卷篇提到“大江”這個名稱。但包括《經》文和《註》文,《水經註》全書中沒有出現“長江”這個名稱。不過從現存的古籍查索,“長江”壹名在三國時代已經出現。《三國誌·吳書·周瑜傳》:“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又《魯肅傳》:“竟長江所及,據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