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它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劇種之壹。
2.黃梅戲的起源地是安徽懷寧,桐城,湖北黃梅,安徽宿松。王兆乾(黃梅論創始人)晚年承認,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缺乏理性思考。在這四種說法中,蘇頌的理論最為可靠。後於清末傳入安徽懷寧縣並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安慶方言演唱和吟唱,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新的劇種。曾被稱為“淮腔”、“徽劇”。
3.黃梅戲唱腔樸實流暢,擅長活潑抒情,表現力豐富。表演簡單細致,以真實生動著稱。它已經成為詮釋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4.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布以安慶為中心,遍布全國。
二、黃梅戲的歷史淵源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劇之壹。關於黃梅戲的起源有四種說法。
1,安徽懷寧說
安徽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白龍菊說,如果“戲以縣命名,縣以山命名”,湖北黃梅縣有壹座黃梅山,就說“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縣”,那麽安徽懷寧也有壹座黃梅山,兩座“黃梅山”。哪部《黃梅山》與黃梅戲有關?白龍駒先生進壹步考證,黃梅戲的語言和和聲以安慶、懷寧方言為基礎,與懷寧黃梅山的山歌完全壹致,而與湖北黃梅縣截然不同。
2.安徽桐城說
黃梅戲真正成為壹種劇種,是在通城縣羅嶺鎮嚴鳳英的壹出戲《神仙眷侶》紅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之後。嚴鳳英是黃梅戲的鼻祖,桐城(安慶郊區)羅嶺的山水、風土人情孕育了這位傑出的黃梅戲表演家。沒有嚴鳳英,就沒有當代的黃梅戲。
3.湖北黃梅說
湖北省黃梅縣,在《黃梅概況》中聲稱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的黃梅戲之鄉”。原因是黃梅戲是在黃梅采茶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縣名即縣名,縣名即山名”(黃梅縣城以西20公裏處有壹座山叫“黃梅山”)。這壹觀點最早見於唐金成發表在《黃梅戲藝術》第二期副刊1989上的文章《談黃梅縣與黃梅戲》。在這裏,作者把縣名“黃梅”等同於戲名“黃梅”。
4.安徽宿松說
安徽本土學者廖理南認為,安徽宿松才是黃梅戲真正的發源地。他說,據考證,黃梅戲起源於唐初的黃梅采茶歌,經過宋代民歌的發展和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了民間戲曲的雛形。到了明朝,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戲。“它是安徽宿松、湖北黃梅壹帶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所演唱的壹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相鄰,邊界線很長,很多東西分不開。”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在黃梅戲史上,宿松有十幾個第壹,如:1,專事黃梅戲采茶戲的第壹個。從明代中期開始,宿松人開始在宋美齡街表演黃梅采茶戲。2.他是第壹個把黃梅戲寫進舞臺對聯的人。清朝道光年間,當地人將《送香茶》《西樓祭》等幾部黃梅戲寫成群眾喜聞樂見的遼河戲臺對聯。3.做第壹個有“官方表現”的人。宿松於1853年從曹野邀請黃梅戲到官方縣城公演,比《黃梅縣誌》記載的“黃梅戲於1934年進入黃梅縣公演”早了81年。4.民間流傳的黃梅采茶歌第壹個正式名稱是黃梅戲,黃梅戲的名稱第壹次正式記載在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誌》中。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在黃梅戲發源的四地之爭中,安徽懷寧最為靠譜。黃梅戲的語言和旋律以安慶和懷寧方言為基礎,與懷寧黃梅山地區的民歌完全壹致。後來傳入安慶,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用安慶方言演唱和吟唱,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新的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是早期的黃梅戲。後來,黃梅戲借鑒和吸收了青陽、徽州曲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本劇”。經過壹百多年的發展(公元19世紀初至解放前),黃梅戲成為安徽的主要地方戲,也是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角色體系是在“兩戲”、“三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鄭丹、鄭聲、肖丹、蕭聲、花旦、醜角、老聃、老生、花花、京劇藍調、五二花。雖然有分工,但沒有嚴格的限制,演員往往可以扮演其他角色。黃梅戲表演樸實細致,真實生動,充滿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劇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仙女配》、《女子徐》、《牛郎織女》、《夫妻看燈》、《打豬草》、《紡棉紗》。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影響深遠。黃梅戲的流行區域日益縮小,各級黃梅戲劇團尤其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三、黃梅戲簡史:
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燈、花鼓調,先農村後城市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壹種劇種。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直到近代才形成完整的戲劇。在此期間,他吸收了許多姐妹藝術的精華,如漢劇、楚劇、高腔、采茶戲和京劇,並逐漸完善自己,成為壹個著名的戲劇。在談論這部名劇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註意到表演這部劇的群體也經歷了如此漫長的發展過程。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完善的。也可以說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與他的表演團體是相輔相成的。
第壹階段,從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後。起源並流傳到安徽、湖北、江西壹帶的采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調,都受到了地方戲曲(青陽調、徽州調)表演的影響。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這壹階段,黃梅戲逐漸走向職業化,從農村的草臺班子走上了城市舞臺。黃梅戲進入安慶市後,與京劇結合,並在上海受到來自北方的越劇、陽劇、淮劇、評劇的影響,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編排和移植了壹批新劇目,包括連續劇《文》、《紅碧園》、《華麗苑》和《蜜蜂的故事》。在音樂方面,對傳統唱法進行了改革,減少了舊腔中的空話,使之明快流暢,使聽眾易於理解演唱的內容。取消幫助,試著陪伴胡琴。在表演方面,吸收和融合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序化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的,比如服裝、化妝、舞臺設置等,也比農村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65438年至0952年,黃梅戲藝人在上海演出《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幾十年來,培養了壹大批演員。除了嚴鳳英、王少舫等老壹輩藝術家在黃梅戲唱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外,馬蘭、韓再芬等中青年演員也相繼在舞臺、熒屏、電視熒屏上展現了自己的英雄角色,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嚴鳳英和王少舫合作主演了《天作之合》,這部電影被兩次拍成電影,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
黃梅戲在湖北的發展與省委省政府在18之前提出的壹個口號息息相關,那就是“請把黃梅戲還給妳父母家”。在這壹口號的指導下,湖北省圍繞振興黃梅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部分黃梅戲演員是從安徽安慶聘請的;黃岡地區的大部分楚劇、漢劇劇團都改成了黃梅戲劇團。黃岡藝術學校成立,為黃梅戲培養後備人才。在黃岡創作的兩部話劇《余老四》和《張二女》及《銀鎖怨》,已在北京演出14次,深受觀眾好評。65438年至0995年,由湖北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未竟之戀》和古裝劇《雙下山》在安慶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上獲得優秀表演獎,主演楊軍、張輝獲得表演金獎。《未完成的愛》還獲得了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為提高黃梅戲整體藝術水平,歷經五屆藝術節,創作了《冬去春來》、《請讓我做妳的新娘》、《春到江灣》、《春哥傳》等優秀劇目,培養了郭華陽、周鴻年、段等壹批青年黃梅戲明星。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文化湧入,黃梅戲等傳統戲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他們是否應該與時俱進,做出改變?以及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傳承和發展?這是當今許多演員和文藝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065438年7月至2002年7月,黃梅戲代表人物之壹的吳瓊首次擔任制片人兼藝術總監,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黃梅音樂劇《貴婦人回家》。黃梅戲改編自瑞士劇作家弗裏德裏希·迪倫馬特的名劇《老太太回家》,引領了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音樂劇跨界融合的新藝術表現,吹響了黃梅戲與其他傳統戲劇時代之戰的號角。
黃梅戲《天作之合》
同年6月165438+10月,在第20121104期《文華中國》欄目中,主持人馬東就此問題與制片人、編劇、舞蹈家——吳瓊、王心機、邊等人進行了詳細的聊天。吳瓊對黃梅戲的現狀並不樂觀。
第四,傳統劇目
解放後,先後改編了《仙女下凡》、《馬旭》、《羅怕記》、《趙》、《母親的眼淚》、《三尋國府》等壹批傳統劇目,創作了《牛郎織女》、《歷史劇》、《失言》、《玉堂春》等壹批神劇和現代劇。其中,《天仙配》、《馬旭》、《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神仙眷侶》、《牛郎織女》、《淮陰的故事》、《女徐》、《看燈夫婦》[7]《柳井裏》、《藍橋社》、《陸羽》、《王小六打豆腐》、《孝慈店》、《玉堂》。
五、黃梅戲的作用。
黃梅戲的角色體系是在“二戲”和“三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全劇上演後,角色行業逐漸發展為鄭丹、鄭聲、肖丹、蕭聲、小醜、老聃、乃生、花花。辛亥革命前後,角色和行業的劃分分為上四腳和下四腳。上面四只腳分別是:鄭丹(青衣)、老生(白胡子)、鄭聲(黑胡子)、畫臉;接下來的四只腳是:蕭聲、花旦、小醜和老聃。雖然有分工,但很少有人專攻壹行。民國十九年(1930)以後,黃梅戲班經常與惠、京板社同臺演出。由於表演劇目的需要,京劇藍調和吳二花又出現了,但沒有固定下來。當時的黃梅戲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只有三打,七個唱腔,臺上十二個人(管理服裝道具),臺下十二個人(煮茶)。商務搭配基本是七條線:鄭丹、鄭聲、肖丹、蕭聲、小醜、老聃、花花。由於班社少,演全劇的時候,往往是壹個演員要同時演好幾個角色。所以在黃梅戲中,雖然劇中角色有職業規範,但演員沒有嚴格的分支。
鄭丹:演更多嚴肅正派的成年女性,來個二重唱。表演需要穩定和慷慨。他們的角色如下:《蕎麥》中的王三女,《繩子》中的陳,以及《魚網會母》中的陳。
肖丹:又名花旦,常演活潑多情的少女或少婦,要求唱做並重,用小白(安慶官話)念白,音色清脆甜美。他經常在表演時拿著手帕和扇子,舞動著簡單的毛巾和扇子。他飾演的角色有:《打瞌睡的豬草》中的陶金花,《遊春》中的趙翠華,《孝慈商店》中的劉風英等。演完全劇,肖丹星又細分了“撐”娘家和丫鬟的職業。舞蹈是黃梅戲的主業,用“壹次選壹個班”的老話來說。
蕭聲:多演男青年,唱歌聲音大,表演時經常拿著折扇。他的角色包括:《羅帕的故事》中的王可可、《春香》中的王金榮、《馬旭》中的李兆廷、《天作之合》中的董永等。
小醜:有三條線:小醜、老醜、女醜(色丹)。黃梅戲裏,醜更受歡迎。小醜為了助興演出,常常拿著壹個七八寸長的煙袋,老醜則拿著壹個兩三尺長的煙袋來插科打諢,調節演出氣氛。所扮演的角色有《打豆腐》中的和《蟾蜍捕魚》中的楊。
老聃:扮演壹個老年婦女主要是劇中的壹個配角。比如蕎麥故事裏的王夫人。
花臉:黃梅戲中專門的花臉作品很少。除了在大戲中扮演包拯的角色,大部分都是扮演惡霸和村長的角色,比如《賣花》中的曹丁,《二龍山》中的於彪。
鄭聲:又稱吊須,有黑須和白須之分。壹般來說,黑胡子被稱為鄭聲,白胡子被稱為老學生。重復背誦,註意壺嘴,吐字有力。他的角色包括:《蕎麥物語》中的徐文進,《高京城》中的張朝宗,《桐城奇案》中的張百靈。
最初鑼鼓伴奏由大鑼、小鑼、平鼓組成,稱為“三打七唱”,即三人演奏打擊樂器,參與發聲,七人演唱。後來鼓手還打了竹根節和鈸,三個伴奏者分別坐在入戶門內外和草臺中間(鼓手)。20世紀30年代以後,受徽班和京劇的影響,逐漸走向舞臺。傳統鑼鼓簡單練,常用的有壹、二、三、四、五、六、九錘,十三錘半、四錘不粘(又稱“壹字鑼”)、蛤蟆跳、鳳凰點頭、三箭、推公交車等等。伴隨人物表演的是鑼鼓、十三錘半、七字鑼和鑼。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逐漸吸收京劇技巧,創造了壹些新的鑼,以滿足表演和伴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