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興寧縣誌的明

興寧縣誌的明

本縣先後設立大龍田(今龍田)、坭陂、長興(今羅浮)、羅崗、龍歸洞(今黃陂)、石馬、大坪、蓮塘(今永和)、徑心、新陂、葉塘、水口等12個圩場。同期,設軍屯5處:大龍田屯(今龍田圩西北)、甘塘屯(今葉塘區東部)、魚梁屯(縣南15公裏處)、吉昌屯(今坭陂篤陂鄉)、龍婆屯(縣西)。各屯田5000畝左右。

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周仕貴移縣治於今興城鎮地,築土垣200丈,圍公署、倉庫於城墻內。同年,縣丞劉淵置興寧驛,全縣設縣前、茅塘、小洋、蓮塘、南木、留田、徑心等7鋪。同年,裁撤循州,興寧改隸惠州府。

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周仕貴和縣丞劉淵秉承朝廷神道設教意旨,建立社稷壇(在西河橋西半裏處)、山川壇(在城南半裏處)、邑厲壇(在城北約1裏處)。

洪武四年(1371年),縣丞劉昭輔奉朝廷設科取士詔令,始創廟學,重建學宮於縣治之東南。同年改陰陽學(元、明時地方設立的天文學校)為醫學(培養醫藥人才的學校,地址在今中山西路)。同年,設十三都巡檢司於縣北100裏處(現羅浮鎮),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同年,於縣南水口建河泊所,管理漁民,時有船只400余艘。同年,於城內東、北街口建城隍廟。同年,於縣公署右側建嶺東道行臺,接待來往官員。

洪武八年(1375年),設巡檢司於水口,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

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縣張助於城南始建養濟院,收容窮苦無依的老弱病殘百姓。

洪武十七年(1384年),儒學教渝、訓導奉頒“科舉條式”,令士子攻讀四書、五經,以應科舉考試。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遠人周三率兵進興寧,與官軍交戰,持續3年。本縣人民或死於戰亂,或避難流亡,僅存20余戶,編為2圖附於長樂,由長樂知縣習韶兼管。同年,興寧驛遷於長樂南門河邊,改名長樂驛。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縣夏則中招攜流亡,佃耕官田,並上疏朝廷,請準減輕官田租稅,使農民得以安業,短時期內戶口大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遵朝廷令編制冊籍。全縣設7裏、70甲、160保,有722戶、2626口(適齡賦役對象)。全縣有田地山塘48655畝,應納稅糧:秋糧米1280石,夏稅米8.1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大龍田、魚梁、龍婆三屯軍多逃亡,遂並入甘塘和吉昌兩屯,1392年分別由長樂守禦黃陵領軍112名、蔣守忠領軍110名屯種,每名每年須納米12石。 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有1033戶、418l口,田地山塘117034.4畝。

正統五年(1440年),知縣朱孟德於縣前大街始建布政司行署。

正統六年(1111年),撤銷水口河泊所,?民歸並下六都編戶。知縣朱孟德奏準授張伯齡為水口巡檢,專事撫瑤,並準世襲。

正統十年(1445年),知縣蔡德義等於文廟內始建尊經閣。

正統十三年(1448年),在縣城南3裏處建南嶽宮。

景泰五年(1454年),舒韶任知縣,在任9年。分別在和山、茅塘、梓臯、陳坑建預備倉4所,儲糧備荒。

天順五年(1461年)九月,邑人羅劉寧聚眾千余,先破興城,官署民居全遭焚毀;又續攻長樂、程鄉(今梅縣)。後受接察司副使陳廉招撫。

天順八年(1464年),楊輝、曾玉聚眾於縣北寶龍、梅西石坑等地起事,為按察司僉事毛吉率兵剿滅。

成化三年(1467年)冬,知縣秦宏奏報朝廷核準重建縣城,改土垣為磚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長626丈。雉堞903個。環城掘濠,深0.7丈,寬2丈。跨濠架橋,辟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公署、谷倉、學宮、城隍廟等的重建工程,費時較長,陸續完成。

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縣侯爵主修縣誌(已佚),邑舉人王璉作序,是為《興寧縣誌》有刊本之始。

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興寧至程鄉驛道。因東路山深林密,改由南路設鋪,隨地易名。***築刁坊、官陂、大水坑、水口、小峰等5鋪。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儒學教諭奉旨,敦促應考士子除攻讀四書、五經外,必須揣摩八股制藝之文(其時科舉考試,開始用八股文)。

弘治十六年(1503年),流瑤首領彭錦、劉文玉、練成才聚眾,各據大望山、大信、上下畬、寶龍等地,朝廷統調大兵進剿。

正德七年(1512年)秋,張番壇於縣北大望山聚眾數千人,先後攻陷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地。朝廷命禦史周南、參政方良率軍圍剿。

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王天與登進士。明代本縣有進士3人,另二人為林廷庸(1466年)、林驥(1469年)。

正德十年(1515年)冬,林滿山在大望山率眾造反,知縣祝允明(號枝山)命軍剿捕。同年,重建城內老街關帝廟。

正德十壹年(1516年),知縣祝允明主修縣誌4卷,題為《正德興寧縣誌》,為本縣現存縣誌中最早的壹部。

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建和山巖寺。同年,葉塘烏池村紳吳法謙率眾興修水利,在烏池與大坪朱坑村交界處,築石陂1座,並開挖經龍躍、龍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1條,全長10多公裏,可灌溉農田1500多畝。至今仍發揮效益。嘉靖元年(1522年),全縣有田地、山塘22.16萬畝,比永樂十年(1412年)增加10.45萬畝。

嘉靖二年(1523年),知縣應鵬?倡建西門浮橋,用鐵纜4根連結木船24艘,上鋪木板。十七年,知縣方述籌白銀5000兩,改浮橋為石撟。二十九年,橋被洪水沖毀,知縣黃國奎募資復造浮橋。

嘉靖四年(1525年),修葺城墻,加建4個城門樓,並更名東門為平遠門,西門為阜成門,南門為迎薰門,北門為拱辰門。

嘉靖八年(1529年),於城北2裏處建東嶽宮。

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施幹於西門濠塘左邊建維城社學。

嘉靖三十年(1551年),邑人王天敘重建神光寺。是年,知縣黃國奎主修縣誌4卷,今存。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大雨,數百間民房被沖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縣陳其箴修建城墻,加建重門,東西兩門更名為朝陽門和觀瀾門。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三十日晨,饒平陳村、鄭呂養等流寇竄犯本縣打禾坪、蛇塘等地,捉人勒贖。同日晚於黃嶺背紮營,次日離去。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賊寇葉舟樓等劫掠各鄉,占據民田,焚毀廬舍。濫殺村民,群情惶恐,寇去則趁隙耕作,寇來則閉壘而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瘟疫流行。

隆慶三年(1569年),邑人李松峰等遣反,總兵俞大猷設計招撫。嗣後,蘇繼杞、楊子亮、黃恒等又聚眾造反,破各廂圍寨。後內部互相攻伐,黃恒殺敗楊子亮,收編其部屬,據守黃坑。次年黃經官府誘迫而受招撫。

萬歷二年(1574年),於城南1裏處赤崗墩建隆興塔。次年於縣西2裏建隆興寺,寺後建七層寶塔。

萬歷四年(1576年),於水口建周塘驛,由水口巡檢司兼攝,接待來往官員。

萬歷八年(1580年),知縣孫夢龍奉令在全縣清丈土地,清出大量瞞地,使稅田從贏靖元年(1522年)的22.2萬畝增至37.81萬畝。

萬歷九年(1581年),水災。縣北大信地有巨石大10圍,高5尺,遭水沖徙移壹裏。

萬歷十三年(1585年),邑人劉青山等聚眾數百人在羅崗造反,後被官軍捕殺。

萬歷十四年(1586年),知縣石承芳設羅崗營,募鄉兵300名,每月初壹、十五日在營,余日歸農。

萬歷十八年(1590年),知縣王棟建富谷社學於城北。

萬歷三十年(1602年),知縣史懋文明令禁服大茶葉等毒草,如有違者,咎其父兄子弟。是年,史懋文重建尊經閣,廣置經籍藏於閣內。三十三年史偕博士王學淵、連瓚等人,專程到江西臨川謁見明文學家湯顯祖。湯應史的請求,撰寫了《惠州府興寧縣重建尊經閣碑記》,全文長達1250字。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知縣陳應薦修南濟橋(浮橋)。該橋至20世紀80年代初方毀。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何南風中舉。明代本縣先後中舉者有30人(其中武舉5人)。

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二、三月,谷貴,附城貧民白晝破倉奪糧。知縣黃若雲派兵圍捕,擊斃數人。夏四月,陡發洪水,龍歸洞圩被沖,溺死127人,鋪屋廬舍,壹蕩而盡。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設水口渡。是年十月,彗星見於東南,墾長數丈,有如關刀,鄉人呼為“關刀星”。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縣奉文增派遼餉(軍費),每畝以2厘7毫3絲6忽計,***派銀1035.5兩。同年又加征田賦,***銀1627.4兩。天啟六年(1626年),每畝增至7厘3絲6忽,***銀2760.2兩。

崇禎四年(1631年)又增派遼餉,每畝9厘4毫3絲2忽,***銀3569.8兩。次年加派粵餉,每畝1厘3毫,***銀492.03兩。

崇禎二至五年(1629至1632年),災荒嚴重,官府加租逼稅,激起多次民變。起義首領陳文、王觀松、陳萬、鐘淩秀、賴大總等,均在與官兵交戰中犧牲。

崇禎八年(1635年),通查全縣煙戶,計有1.63萬余戶(按每戶4.5口計,則明末全縣約有73350人)。是年,知縣劉熙祚以本縣人文日盛,申請經批準升興寧為中縣,縣學定額歲、科二試各入學30名(取得入學資格者通稱秀才)。

崇禎十年(1637年),全縣春大旱,夏大水。是年,知縣劉熙祚主修縣誌6卷,今存。

崇禎十四年(1641年),劉熙祚在縣東西南北邊界加強關隘防守,加固城墻,加深城壕,並於四城門外築護城營房,養兵140名,按保、丁攤餉,以為給養,整頓保甲制度,嚴格編定戶籍,每10戶編為1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