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兩漢名碑註譯——武榮碑

兩漢名碑註譯——武榮碑

《兩漢名碑註譯——武榮碑》

概述

《武榮碑》,全稱《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刻於東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是山東嘉祥武氏墓群的碑刻之壹。此碑原在碑主墓前,由於黃河改道,墓群石刻大部分被淤埋地下。清乾隆五十壹年(公元1786年),錢塘人黃易(西泠八家之壹)任職濟寧運河同知時,尋得原石,就地建石室庋藏,並寫下《修武氏祠堂記略》。此碑現存於山東省濟寧市博物館。

《武榮碑》高243厘米,寬84厘米,厚26厘米。碑額陽文隸書“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10字。碑額圭形,額下正中有穿,碑文在穿下右側,隸書10行,每行31字,***274字。碑左無字,形制奇特。

《武榮碑》為漢碑中的佳作,風格與《鄭固碑》相近。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中說此碑“文既簡質,字亦如之,自是東京(漢都洛陽)風格,可珍也”。萬經評道:“額字極秀逸可愛,碑文字拘迫不甚工,遜額甚遠。”楊守敬說此碑書法“淳厚而峭健,流利而圓活,漢碑佳品,亦分法正宗”。總之,《武榮碑》書法淳厚峭健,線條流暢活脫,波磔上揚,字勢飛動,絕無“拘迫”之累。惜剝蝕較重,臨寫有難度,可通過閱讀,領略其中的妙趣。

碑文

說明:□,表示殘缺字;( ),表示殘缺字據文意補之;〔 〕,表示異體字以現代規範寫法改之。

君諱榮,字含和。治《魯詩經韋君章句》。闕幘〔1〕,傳講《孝經》《論語》《漢書》《史記》《左氏》《國語》。廣學甄微,靡不貫綜〔2〕。久〔遊〕大學〔3〕,〔邈〕然高厲〔4〕, 於雙〔匹〕〔5〕。學優則仕,為州書佐、郡曹史、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守從事〔6〕。年卅六,汝南蔡府君察舉孝廉。囗囗郎中,遷執金吾丞〔7〕。遭孝桓大憂〔8〕,屯守玄武,〔戚〕哀悲〔慟〕,加遇害氣〔9〕,遭疾隕靈,囗囗囗囗。君即吳郡府卿之中子〔10〕,敦煌長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載世德。不忝囗囗〔11〕,囗囗命囗,不竟臺衡〔12〕。蓋觀德於始,述行於終。於是刊石勒銘,垂示無窮。

其辭曰:

天降雄彥,資才卓茂。仰高鉆堅〔13〕,允文允武。內幹三署〔14〕,外囗師旅,囗勒屯守〔15〕,舊威囗武。旌旗絳天〔16〕,雷震電舉。敷耀赫然〔17〕,陵惟哮虎〔18〕。當遂股肱,囗之元輔。天何不吊〔19〕,降此囗咎〔20〕。痛乎我君,仁如不壽〔21〕。爵不副德,位不稱功。鹹懷傷愴,遠近哀同。身沒囗囗,萬世諷誦。

註釋

〔1〕闕幘:未冠,不到二十歲。幘(zé):古代的壹種頭巾,單用或用於冠下束發。古時男子二十而冠,表示已成年。

〔2〕甄微:鑒別深究精微。貫綜:綜合通徹。

〔3〕久〔遊〕大學:在太學遊學了很長時間。遊:遊學,離開本鄉到外地求學。大學:太學,我國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4〕〔邈〕然高厲:誌向高遠,態度嚴謹。

〔5〕 於雙〔匹〕:很少有與之匹敵的。鱻(xiān):即“鮮”,少。

〔6〕守從事:試職從事。守:試用期的官員。古時試用期為壹年。

〔7〕執金吾丞:執金吾佐吏。執金吾:掌管京師治安的長官。

〔8〕孝桓大憂:漢桓帝劉誌去世。大憂:皇帝去世稱大憂。

〔9〕害氣:邪氣,有害之氣。

〔10〕君即吳郡府卿之中子:武榮是吳郡郡丞武開明的第二個兒子。

〔11〕不忝:不愧。忝(tiǎn):謙辭,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12〕不竟臺衡:未達到宰輔之位。不竟:沒有達到。竟:終了,完畢。臺:三臺星;衡:玉衡,北鬥杓三星。皆為位於紫微宮帝座前之星名。臺衡常用於比喻宰輔大臣(三公、宰相)。

〔13〕仰高鉆堅:《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意思是:越仰望越覺得高,越鉆研越覺得堅固。

〔14〕內幹三署:在朝廷的三個官署任職。三署:虎賁、羽林、郎中署。

〔15〕外囗師旅,囗勒屯守:外振師旅,內勒屯兵。“師”前似為“振”字,“勒”前似為“內”字。振:舉兵。勒:率兵。

〔16〕旌旗絳天:旌旗把天映成紅色。絳(jiàng):深紅色。

〔17〕敷耀赫然:布滿光輝,聲名顯赫。敷(fū):鋪開。

〔18〕陵惟哮虎:威嚴如咆哮的老虎。陵:棱,威嚴。

〔19〕天何不吊:蒼天為何不善。不吊:不善,不憐憫。

〔20〕降此囗咎:降臨此兇險。咎:兇。

〔21〕仁如不壽:有仁德而不享高壽。如:而。

譯文

武君,姓武名榮,字含和。學的是韋賢、韋玄成關於《魯詩經》的學說。二十歲之前,他傳授講解《孝經》《論語》《漢書》《史記》《左傳》《國語》。他廣泛學習,深究精微,沒有不綜合通徹的地方。到太學遊學了很長時間,誌向高遠,態度嚴謹,很少有能與之匹敵的。其因才學優秀而進入仕途,擔任過州書佐、郡曹史、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試職州從事。三十六歲時,汝南郡蔡太守察舉他為孝廉,官拜郎中,遷升執金吾丞。時值漢桓帝劉誌“駕崩”,聚兵守衛皇宮的玄武門。他由於哀悼悲痛,再加上遭遇有害邪氣,染病而亡。嗚呼哀哉!

武君是吳郡郡丞武開明的二兒子,是敦煌長史武斑的二弟。他們壹個接壹個被舉薦為孝廉,世代傳承美德,未有辱沒先人的聲譽。不幸命虧,未晉級到宰輔之位。觀察他自幼以來的德性,死後講述他壹生的行為,於是刻石立銘,永傳後昆。

其辭說:

天生的英武俊彥,文采高超絢爛。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文德武功壹人雙兼。任職三官署,內守宮殿;外振師旅,威風凜然。旌旗把空中染紅,聲勢如雷劈電閃。遍布光輝名震聲顯,威嚴如虎嘯天。當為股肱之臣,位居宰輔在朝班。蒼天奈何不善,降臨如此兇險。多麽令人痛惜啊,德高而命短。爵祿與德行不相符合,地位與功勞也不等量齊觀。感懷啊,悲傷啊,不分近和遠。身雖離世,美名萬世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