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寫文章

如何寫文章

妳們都問過我怎麽寫文章,我都敷衍了。感覺談如何寫文章是壹件很傻的事情,有裝逼的嫌疑,很惡心。同時,如果是錯的,會讓人發笑,不太好玩。不過,今天天氣晴朗,突然心情好了壹些,就嘮叨了幾句。

我想,我不知道散文是什麽,就算是我自己寫的,有些東西也可以叫散文,可以由我們來問;稱之為散文似乎沒什麽不妥。給自己的文章定義體裁是非常笨拙的,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同時,在我看來,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沒有完全適合任何人的寫作套路和教材。不然我們看到的不都是壹個風格的文章,多惡心啊!

所以,妳可以選擇寫任何壹種文章。妳可以認真寫,妳可以厚臉皮寫;妳可以傾吐妳的話,妳可以非常用心地寫。可以寫得豪放,也可以寫得粗糙如磐石。妳的文章可以輕如柳絮,也可以重如驚世駭俗。文章沒有定式,文體也沒有定式。比如,壹首優秀的交響樂自然能震撼人心,但壹首溫柔的《茉莉花》卻依然能代代相傳;密不透風的龍族十八掌可以殺人,飄忽而鋒利的小李飛刀依然可以殺人;巨大的壁畫能讓人喘不過氣來,齊白石的蝦也引人入勝...明白了這個道理,妳就不會用什麽標準去要求別人,更不會去約束自己。關鍵是妳要先想好妳最喜歡作曲交響樂還是作曲演唱小曲。妳適合練降龍十八掌,還是適合練小李飛刀?

這就引出了另壹個道理:藝術之所以迷人,不是因為中庸,而是因為極端。看看世界上的大師們。他們的作品無壹例外地在某壹方面達到某種極端——海明威的簡單,坡的驚悚,博爾赫斯的晦澀,莎士比亞的壯麗...如果他們偏執到了極點,那也沒關系。文學史上的其他人,大部分都是偏執狂。想壹想,我們為什麽喜歡看電影電視?是戲劇化的東西,把平凡的生活情節戲劇化,戲劇化本身就是對生活的終極處理;為什麽在文學作品中總能看到邊緣人,比如瘋子?因為那些人可以放大我們內心的壹些欲望。

我們的生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美好。我們看到的可能往往會讓自己失望。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某天晚上妳有沒有想到壹件奇怪的事?妳是否在某種氛圍下有某種奇怪的沖動?有沒有不小心看到自己的欲望嚇壹跳?事實就是如此。壹個人寫文章,首先要敢於面對自己——不管他那壹刻的想法是崇高還是卑微,是激情還是冷漠,是純潔還是骯臟——妳都要先想到自己。如果妳連自己都無法面對,又怎麽能指望自己真正面對這個世界呢?如果妳自己的文章都不能打動自己,又怎麽能指望打動別人呢?

不要學古人寫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真正意義上的散文並不存在,這都是由“文以載道”這句話造成的;不要跟著老家夥們寫文章,看看我們中學課本上的散文,買個月刊散文——那些溫和的色調,那些聞起來像棺材的文字,那些自以為是的超然姿態,仿佛是壹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他們做這些事就夠了;屁股後面寫這種話的人夠多了。我們不必這樣寫。我們不介意那些愚蠢的評論。我們先寫我們想寫的東西。

想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首先要意識到寫作是壹件快樂的事情。有的人寫的壹臉愁容,表情凝重,真的很搞笑。舉個不雅的例子,在我看來,那文筆更像便秘。雖然執著,但是很難,很痛苦,別人也覺得難受。寫得開心更像拉肚子。如果不拉肚子,就會覺得不舒服。所以,妳壹開始寫作,就不要去想什麽主題、想法、句子轉換或者用詞——壹旦想了,就不是妳想要的了。當妳的文章寫完了,妳文章的主題自然就有了;妳寫得行雲流水,妳最傾向的句式自然就產生了。妳莫名其妙的打了壹個字,妳接近了妳最渴望的表情——就在妳去買衣服的時候,妳不假思索的從壹排衣服裏拿出壹件,嗯,就是這個,沒理由。有意思的是,我從來不懷寫文章的念頭,但有人覺得我是故意找事,這說明了壹個問題。不要試圖用文章取悅所有人。

當然,也許壹開始妳會對妳寫的東西感到失望。沒關系,妳努力寫,總有壹天,妳會找到屬於自己文章的壹切——文體、方式、邏輯的轉換。(對了,對壹篇文章來說,沒有什麽比語言邏輯更關鍵的了。這是不同文章最本質的區別,也是妳最獨特不可復制的地方,就像妳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氣,就像妳的指紋。永遠不要讓別人影響妳的語言邏輯。很多人的文章失敗了,但是沒人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自己的語言邏輯,都是在重復別人的東西,讓我看到最後壹句就能猜到他接下來會寫什麽,沒意思,沒價值。)

最後,我想舉個例子。劉向剛進田徑隊的時候,成績很差。他的跨欄有些彎曲和停頓,但教練發現了他的獨特優勢——深拱和良好的彈跳。大腳趾比其他長很多,有利於力量的集中;更重要的是,他跑步的節奏感很好。這些都是他的個人優勢。跨欄技巧學不來;韌帶沒松,可以拉壹下。結果幾年後,事實證明教練當時的想法是正確的。反過來說,如果壹個愚蠢的教練沒有意識到這壹點,只覺得劉翔個子高,腿長,還讓他練長跑,那就真的完了。

隨便聊聊,不談技術上的事。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壹個好教練。有天賦的朋友,不妨實踐壹下,不敢說自己能成為什麽樣的人——那太虛榮了——至少,很容易用文字快樂地養活自己,不會給社會增加負擔。

絨布

作者絨布

淺談如何寫散文

作者:包華

何宇:

這幾天感冒了,除了看書什麽都沒寫。因為住在北京,手頭想看的書不多。前天,我在二手書攤上買了幾本薄薄的《中國活頁文選》。書中有司馬遷、歐陽修、歸有光等人的名著,正是我想看的。所以,感冒了就躺在床上看古文。

除了古文,我還讀當代作家孫犁的作品,讀了壹遍又壹遍。

好像感覺無非就是我在家的時候跟妳說的:寫散文隨筆,講道理,把事情講清楚講透徹為第壹意思,不要千篇壹律也不要高雅浪漫。在此基礎上,壹句話當壹句話用,做到字字有用。不要加上華而不實的話來裝腔作勢,這樣只會枝節蔓生。這樣文章自然就美了,全文,簡潔清新之美。做到這壹切,再去追求句式、節奏、音韻的變化。

寫人要以事示人,寫事跡。妳要讓妳寫的人自己說話,少寫或者盡量不寫自己的評論和感受。他的事跡要以日常瑣事為題材,拉近讀者與他所寫的人的距離,讓讀者細細體味他的事跡,才能生動地展現他的人,讓他們難以忘懷。寫東西的時候,先把事物中的各種關系理順,想好從哪裏入手,就可以節省筆墨,讓讀者壹目了然。先不要寫講道理的文章,因為這需要寫作者像老和尚壹樣堅持壹個思想,壹根線的講道理,層層剝離,以事為喻,把道理展現給讀者,鍛煉他的頭腦和文字。如果妳說現在文壇上那麽多關於哲學的文章,那些作者有那種功夫嗎?在我看來,是因為他們手裏有筆有電腦,敢寫,和作文的功夫無關。

寫文章時,避免“我”。但是沒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就沒有文本,所以要註意主觀和客觀的平衡。壹開始,我也喜歡犯這些錯誤。我寫人和事之前先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然後用誇張的文字來渲染。最後,我試圖用自己的主觀評論來改進我的風格。現在看這些文章都覺得很慚愧。現在怎麽避免這種文風?教妳壹個小竅門:寫完壹篇文章,多修改。修改文章是壹種享受,而不是痛苦。修改中,找形容詞,找到壹個,刪掉壹個。形容詞多了,說明“我”的東西多了,手的地方也多了。形容詞能用就不要用,像有些詞“極”“最”就少用。時間長了,妳再寫文章的時候,自然會把握住自己,不再用情緒化的描寫,找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妳想說明的東西。我教妳這麽做,是因為太具體了,有點像佛教的“法”,因為“法”生“智”,妳很快就會悟出寫作之道。

當人們談論事情時,就該停止談論了。敘事中有壹些過渡詞可以少說。似乎上段和下段的過渡可以轉,可以硬轉,就像書法中的“斷筆之意”。整個版面,可以參考篆刻裏的壹句話:密不透風(字長),疏疏落落(字短)。不要因為自己的虛榮心(也就是上面說的“我”)而對自己知道的東西不分主次的全盤托出,或者通過跑題故意引經據典來顯示自己的學識。這樣的結果不僅不能說清楚,贏得讀者的尊重,反而會讓人看了之後覺得討厭。

再來說說讀書。我的經驗是關註中國古今名著。當然也要看外文,但如果不夠熟練,往往會先誤學譯者的語言。在閱讀外國作品時,我們應該從他們的視角和句子的內部結構中學習。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多讀壹些博爾赫斯等人的作品。對待中國的名著,主要還是要用心讀,有些還得背,比如吳筠的《與朱的壹封信》,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歸有光的《吉翔玄誌》。比較長的,如《包仁舒安》、《艾江南賦》、《王騰亭序》等,要勤讀。中國現代散文隨筆,我推薦魯迅(中期作品)、葉聖陶、夏丏尊、周作人(中期作品)、孫犁(前後期比較閱讀)、汪曾祺的壹些文章。閱讀時,不要像學校教的那樣,去分析他們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不要想太多,反復看就行了。至於當代名家的其他作品,就不要看了。如果妳真的想讀,那就等妳功夫差不多了,鑒賞能力強了,就當反面教材讀。

為了把文字打磨得更精致,就要多讀詩,多寫詩。妳在詩歌方面下過功夫,我就不說了。

還有壹些話,但是現在說也沒用。過壹段時間,等妳有了作品,我們就按原樣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