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òu xīng wán
2 概述壽星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壹方之壽星丸 3.1 壽星丸的別名琥珀丸(《普濟方》卷壹O壹)。
3.2 處方天南星(先用炭火三十斤將地坑燒通紅,去炭,將酒五升傾坑內,候滲酒盡,下南星於坑內,以盆蓋坑,周圍用灰擁定,次日取出為末)壹斤,朱砂(另研)二兩,琥珀(另研)壹兩[1]。
天南星500克(先用炭火放地坑中燒通紅,去炭。以酒3.3升傾坑內,候滲酒盡,下南星在坑內,以盆復坑,周圍用火擁定,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o)朱砂(別研)60克 琥珀(別研)30克
3.3 制法
上藥為細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梧桐子大[1]。
3.4 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壹方之壽星丸主治因驚而神不守舍,手足抽掣,恍惚健忘,舉止失常,神情昏塞[1]。
燥濕化痰,定驚安神。治因驚而神不守舍,手足抽掣,恍惚健忘,舉止失常,神情昏塞;或痰迷心竅,狂語如有所見。
3.5 壽星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後、睡前石菖蒲、人參煎湯送下[1]。
每服30~50丸,煎石菖蒲、人參湯送下,食後、臨臥服。
3.6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壹
4 《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六方之壽星丸 4.1 方名壽星丸
4.2 組成姜遠誌、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生地黃、白芍藥、茯苓、陳皮、肉桂、膽南星、琥珀、朱砂、五味子[1]。
姜遠誌、人參、黃耆、白術、甘草、當歸、生地、白芍、茯苓、陳皮、肉桂、膽星、琥珀、朱砂、五味子。
4.3 功能主治《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六方之壽星丸主治痰迷心竅,言語如癡而健忘[1]。
4.4 壽星丸的用法用量導痰湯送下。
4.5 制備方法上藥為細末,豬心血、姜汁為糊丸[1]。
豬心血、姜汁糊為丸。
5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壹(淳祐新添方)之壽星丸 5.1 方名壽星丸
5.2 壽星丸的別名琥珀壽星丸、琥珀丸
5.3 組成天南星1斤(先用炭火30斤,燒壹地坑通紅,去炭,以酒5升傾坑內,候滲酒盡,下南星在坑內,以盆覆坑,周圍用灰擁定,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朱砂(別研)2兩,琥珀(別研)1兩。
5.4 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壹(淳祐新添方)之壽星丸主治心腹因驚,神不守舍,風涎潮作,手足抽掣,事多健忘,舉止失常,神情昏塞。
5.5 壽星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食後、臨臥煎石菖蒲、人參湯送下。
5.6 制備方法上為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5.7 附註琥珀壽星丸(《衛生寶鑒》卷九)、琥珀丸(《普濟方》卷壹○壹)。
6 《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之壽星丸 6.1 方名壽星丸
6.2 組成蛇含石1分,石燕(並火煆,酒淬35次)1錢,代赭石1錢,朱砂1錢,鐵粉1錢,雄黃1錢,五靈脂、乳香、川烏(去皮,炮)、天漿子27個(炒),烏蛇肉(酒浸,炙,去骨)1錢,蛇皮(炙)、蛇頭1個(酒浸,炙),僵蠶(皂角水浸1夕,焙,微炒)2錢,蟬蛻2錢,天麻2錢,蜂房(炒)2錢,蜈蚣(大赤足者)2錢,全蠍2錢(新薄荷自然汁浸1宿,焙,微炒),白附子1錢,南星(姜汁浸1夕,微炒,牛膽拌炒)1錢,羌活1錢,川芎1錢,麝香1錢,腦子半錢。
6.3 功能主治《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之壽星丸主治小兒急慢驚風,荏苒經日,諸般癇病,累易醫者無效,但是惡候,不問陰陽。
6.4 壽星丸的用法用量3歲每服1丸,薄荷入酒少許磨,或作散亦得。灌藥1服,得睡即效。
6.5 運用如吐瀉之後,加附子(炮去皮,隨輕重入藥)。
6.6 制備方法上為末,糊丸雞頭子大,金箔為衣。
6.7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