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亡,人事傷。這壹時期,她的作品不再清新宜人,也不再淺淡低調,而是轉向憂郁悲涼,主要表達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她孤獨淒涼的處境。此詞是這壹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原文如下:
找來找去,又孤獨又難過。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停止呼吸。三杯兩盞酒,怎麽能打得過他,風裏來晚了?郭艷很難過,但這是壹個老熟人。
黃花堆得滿地都是。現在誰能摘?看著窗外,壹個人怎麽會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黃昏滴水。這壹次,多麽悲傷的壹句話!
翻譯
我努力地尋找,但是我什麽也沒看見。怎麽能不讓人難過呢?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維持和休息。喝三兩杯淡酒,如何抵禦清晨的寒風?壹行大雁從我們面前飛過,更讓人難過,因為都是老熟人了。
花園裏的菊花堆得滿地都是,已經很憔悴了。現在還有誰會挑他們?妳怎麽能壹個人熬夜到天黑,冷冷的守著窗戶?梧桐葉上淅淅瀝瀝,黃昏時分還在滴。這樣的場景怎麽能以壹個“悲”字結束!
註意事項:
尋找:意味著試圖把失去的壹切找回來,表現出壹種非常空虛和失落的心態。
悲傷和痛苦:悲傷和沮喪的樣子。
先暖後冷:指秋季天氣,突然變暖,然後轉冷。
意誌興趣:古語意為休養生息。
如何對抗他:對付,反抗。晚上:壹個叫“蕭”。
傷害:表達程度極高。
列車員:是的。
寫作:也寫“寫作”。
如何生活:什麽樣的。生:助詞。
梧桐更瀟瀟:暗合白居易《長恨歌》中“秋雨過後,落葉歸根”之意。
這次:這種情況,這種情況。
壹句話怎麽能悲傷?壹個“悲”字怎麽概括?
贊賞:
這個詞的第壹句話不壹般,連續用了七組重疊詞。不僅在歌詞裏,在歌詞裏。但好處不止於此,這七組疊字也很有音樂性。宋詞是用來唱的,所以音色的和諧是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在旋律上造詣很深,所以這七組疊字念出來,感覺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倒進壹盤玉裏。我只覺得自己的舌頭和舌頭在反復地來回歌唱,在低迷中徘徊,婉轉憂傷,仿佛聽到壹個很憂傷的人在低語。然而,在她開口之前,她覺得自己已經讓聽眾感受到了她的悲傷,而當她說完之後,悲傷的情緒依然沒有消散。壹種莫名的悲傷彌漫在我的心裏,彌漫在空氣中,久久揮之不去,回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忽冷忽熱的天氣,詩人連覺都睡不著。如果妳能睡著,妳就能在短時間內逃離痛苦,但妳越想睡,就越難睡,於是詩人自然想到了她死去的丈夫。穿好衣服起來喝壹杯暖身。但是感冒是因為孤獨引起的,喝酒和喝茶壹樣,只會讓妳壹個人的時候特別難受。
捧著壹杯淡酒,這壹天,烏雲低低,寒風凜冽,忽然聽到壹聲孤雁的哀鳴。哀怨的聲音劃破長空,再次劃破詩人未愈的傷口,白鴛鴦失去了伴侶。詩人感嘆:唉,燕兒,妳好傷心好苦。妳和我壹樣是老年喪偶嗎?不像我,壹輩子都要獨自面對萬裏山,千山暮雪?妄想之下,在迷蒙的淚水中,我突然覺得,孤獨的鵝,就是之前為自己送過情書的人。無事可做,花開花落,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愛使者還在,但秋娘和蕭郎死後分離,人和鬼各奔東西。物是人非,人非,淚先流。這種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的無法訴說的悲傷。
看到那些菊花,才知道花開得憔悴,滿地都是紅,沒有“東籬裏的酒,黃昏後彌漫著暗香”的優雅。詩人想:以前,丈夫活著的時候,日子多美好,唱著詩,整理著古籍,現在呢?在這無盡的孤獨中只剩下我壹個人。所以物是人非,人是完全不同的。“舊天氣舊衣服,只有感情,不能像過去壹樣。”獨自面對孤雁和菊花,更覺淒涼。我雙手托著臉頰,眼裏滿是淚水。恐黃昏,得白晝。面對這灰暗的壹天,壹個人如何熬到黃昏?漫長讓孤獨更加可怕。壹個人,連時間都覺得慢。
終於等到黃昏,又開始下雨了。壹點壹滴,滴滴答答,沒完沒了的雨細如憂傷,讓人更加煩躁。再看屋外的兩棵梧桐,雖然在風雨中相互扶持,相依相偎,但相比較而言,獨自壹人要淒涼得多。
突如其來的風雨,落寞的鵝,殘破的菊花和梧桐,眼前的壹切,讓詩人的哀愁重疊又重疊,直到難以形容和表達。於是,詩人不再需要任何的比較,任何的渲染,任何的富弼興,直截了當地說:“這壹次,我怎麽會得到壹個悲傷的詞呢?”簡單直白,反而更魔幻,更迷人,更有嚼勁。相比之下,就連李漁的“能有多少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也略顯黯然失色。壹江春水雖不盡,畢竟可以形容。詩人的憂郁是無法形容的,所以他自然更好。
以前對這個詞的評論,特點是前三句有壹系列重疊的詞。但只關註這壹層,難免會失落。這個詞描述的是主角壹整天的難過心情,不過是從“尋找”開始的。看得出來,她起床後感到無聊和失落,於是四處張望,仿佛在海洋中遊蕩的人要抓住什麽東西才能得救,希望能找到什麽東西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和孤獨。下面的“冷冷清清”就是“尋尋覓覓”的結果。非但沒有發現什麽,反而被壹種孤獨冰冷的氛圍所侵襲,讓我感到悲傷和難過。然後我又寫了壹句,“傷心又慘”。這三句話,壹種悲涼刺骨的氣氛籠罩了整篇文章,讓讀者屏息凝神。這就是所謂的“我停不下來”的結果,因為我對generate有很多感受,不得不趕緊吐槽。
“乍暖還寒”這句話也是這個詞的難點之壹。這個詞是秋天寫的,但是秋天的氣候應該說是“壹見鐘情”,只有在初春才能用“壹見鐘情”。這是關於壹天的早晨,而不是壹個季節的天氣。秋天的清晨,朝陽升起,所以說“乍暖還寒”;然而,曉寒仍然是沈重的,秋風刺骨,所以它被稱為“仍然寒冷”。關於“時”字,有人認為在古漢語中應該解釋為“季節、氣候”;但柳永《永遠的會樂》說:“風舒緩,晝景安寧,時新。”從陰雨到新是壹個比較短的時間,可見“時”字在宋代和現代漢語沒什麽區別。“是最難引起興趣的”這句話和上面“找”的那句話遙相呼應,表示從壹大早就不知道做什麽了。
下面的“三杯二盞酒,拂曉風來,妳怎麽打得過他?”和上面的“乍暖還寒”壹模壹樣。古人在石矛從早晨開始飲酒,也稱為“托頭捧酒”。這裏說的是借酒澆愁沒用。至於下面的“雁”,是南方來的秋雁,過去在北方見過,所以說“雖悲,卻是故人相識。”《唐宋詩選釋》曰:“雁不可相知,舊日相知者,抒思鄉之情。趙桓《冷塘》:‘田園之心無限,壹只大雁過南塔。’這個詞的意思是接近。"
上壹部電影出自《壹個人尋找虛無》,寫道借酒澆愁難;風送雁,卻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壹部片子就從秋天的高空轉到了自家院子裏。滿園菊花,秋意濃。這裏的“滿地黃花堆積”指的是菊花盛開,而不是滿地殘英。“憔悴損”是指妳因為悲傷而憔悴消瘦,也不是指菊花枯萎。正是因為無意看花,雖然菊花價值不菲,但我也不想摘下來欣賞。這才是“現在誰還能摘?”但是,人不摘花,花就會枯萎;如果花被損壞了,摘下來是無法忍受的。在這裏,我不僅寫出了自己無意中采花的郁悶,也透露了自己愛花感恩的心情。筆法比唐代杜秋娘唱的“有花必折直,莫待空”深刻得多。
從《守窗》開始,寫壹個人坐著的無聊和壓抑,比《尋找》的三句話更進了壹步。“守”這個句子,就像根據張惠言的《詩選》斷句,把它和“獨”連在壹起。《鷓鴣天》下篇秦觀(佚名作品):“無話可說,方尊定斷腸至黃昏。這就接近了“得時壹燈,梨花收於雨”這句話的意境了。而秦詞是從人對黃昏的心理準備方面入手,李則是從反面說,仿佛天空故意不肯變黑,讓人特別難過。《吳彤》這句話不僅脫胎於淮海,還用到了文《更漏》的下篇,“樹,半夜下雨,離別情苦;壹葉壹聲,空階墜向明”的意思,兩個內容融為壹體,筆鋒更直,感覺更切線。最後壹句“如何得壹個傷心字”也是獨樹壹幟的壹筆。從庾信開始,就有了千言萬語的愁,或者說愁字如海(分別是於和秦觀的詞),總之就是話多。然而在這裏,我化多為少,只說我的思想是復雜的,是復雜的,如何只用壹個字“憂”就能涵蓋壹切。美就美在不代表有任何“煩惱”二字之外的情緒,就是戛然而止,好像什麽都不是。表面上有壹種“想說就說”的傾向,實際上已經被完整生動地傾訴出來了。
此詩大氣,無枝。相關事件壹壹講述,但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詩之精華。但用接近口語的簡單清新的語言表達情感,用悲涼的音樂語言,是壹部獨具個性的抒情佳作。
關於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生於周琦章丘(今山東)。父親李是當時著名的學者,丈夫趙明誠是考據學者。早年生活優裕,曾與明城* * *合作收集整理字畫石。金兵大軍進入中原,在南方居住。明成病死,處境落寞。他的歌詞中,前期寫自己的閑適生活,後期感嘆自己的人生經歷,感慨萬千,有些還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線描,自成壹派,語言優美。在詞論上,強調和合,崇尚雅、情,提出詞“異於壹家”論,反對寫詩的方法。他會寫詩,但保存不多。他的壹些詩年代久遠,抒情性強,與他的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失傳。後人有虞書詞集。今有《李清照校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