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幹地支來計算年月日時的順序,是我國人民2000多年以來采用的壹種方法。天幹是甲、乙、丙、丁、戊 、己、庚 、辛、壬、癸 ,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什麽要用幹支來計算年月日呢?在古代白天、黑夜不是按24小時計算,而是按照12個時辰計算的,壹個時辰為兩小時。從半夜起算作子時,接著是醜時、寅時,太陽正中為午時。古代用幹支計算日子,每60天循環壹次,用幹支計算夏歷的月份,每5年循環壹次,正月為寅時,臘月為醜月,叫作月建。 閏月是多出來的月份,沒有月建。這些算法都是舊習慣,現在基本不用。用甲子、乙醜等來記載年份的次序,也叫“歲次”,60年循環壹次,也叫“換甲”,解放後,已經通過國際公歷,同時仍用幹支來代表夏歷年份的次序。這種幹支急紀年方法,便於查考歷史年代是符合中國人民的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