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曾國藩家書嘉言鈔(十二)

曾國藩家書嘉言鈔(十二)

Day 78|Week 12-1

鹹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諭紀澤

評:

曾國藩在世的時間並不算特別長,61 歲就去世了。也剛剛是過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曾國藩創建湘軍是在自己 42 歲。但也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年,曾國藩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之所以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善於利用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行軍打仗期間,無論再忙,每天仍然會天不亮就起來,看書,寫日記,練書法。這種日常點滴的堅持,讓曾國藩在學問上仍然保持了精進。

珍惜時間是對兒子的諄諄告誡。老大紀澤今年 20 歲(弱冠),大好青春年華,應該趁此努力讀書精進自己。切不能浪費這寶貴的時間。

Day 79|Week 12-2

鹹豐六年十壹月初五日 諭紀澤

評:

奢和傲也是現在我們自己常犯的通病。在這裏,曾國藩把這兩種行為的細節進行了非常貼切的描述。

穿衣出行上,貴重衣服滿櫃子,出門車馬仆人跟隨是奢侈;

待人接物上,看到比自己窮的,地位比自己低的,就嘲笑人家,頤指氣使人家是傲氣。

《尚書》和《左傳》這兩句話,說的是富貴人家很少有知道禮的,此為傲;他們驕奢淫逸,這是因為得到的賞賜俸祿太多了,此為奢。這種行為在京都家的子弟中表現得也很突出。

換成我們現代生活的背景,其實也很不違和。

曾國藩是理學名家,講究修身修心。後代的正身和正心,才能讓家風延續。想要做到這壹點,就需要讓後輩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行為是奢傲的,通過反思認錯,改正不好的習慣。

另外曾國藩的家教風格,我覺得也是壹種參考。循循善誘,舉生活的例子達到讓後輩們知理的目的。空白的說教是非常招孩子們反感的。

Day 80|Week 12-3

鹹豐六年十壹月二十九日 致澄弟

評:

在這裏曾國藩比較完整地闡述了自己的讀書理念,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勤,每天都要讀至少 20 頁,而且不能間斷,要日日這樣。

就像煮飯壹樣,需要持續穩定地供火,才能把飯煮熟。壹會歇火,壹會小火啥的不停地變供火節奏,那飯也是夾生。

今天讀半頁,明天讀數頁或者幹脆沒有讀書,這種間歇性地不穩定的讀書速度往往容易半途而廢,壹本書拖拖拉拉讀得七零八落。

讀書,講究的是速點速讀,不必糾結於要熟悉,也不必糾結於在精不在多。講究的是把書壹定要讀完,先把閱讀量慢慢積累上去。

把讀書作為生活日常的壹部分,而不是看成任務去被迫完成。

Day 81|Week 12-4

鹹豐七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沅弟

評:

想求人幫忙做事情,但這人和做的事情並無什麽關聯。如何說服人家呢?

曾國藩給出的方法簡單粗暴,好話猛誇,高薪聘請。

如果對方非常優秀,那就使勁贊譽人家;如果對方有壹些瑕疵,就需要把對人家意見渾藏在心裏,不要到處說人家的不是。

讓人家舒服了,人家也會非常願意幫妳。而不是對幫忙的人處處找茬,說人家的不是。弄得人家不舒服,誰還想著去幫妳呢。

想求人幫忙,先得讓人家舒服,不論是心理上(好話)還是物質上(重金)。說到位給到位,人家自然就願意幫妳。

Day 82|Week 12-5

鹹豐七年十月初四日 致沅弟

評:

辦大事的人,需要具備兩種能力: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壹個是戰略,壹個是戰術。

戰略上能夠器局宏大,從局部思維中跳脫出來,在全局的角度上進行考慮。不在乎壹城壹池的得失,其最終目的是最後的勝利。這是謀事思維。

戰術上能夠綜理密微,在細節處落實戰略為戰術,並且對細微處不懈怠不疏忽。這是做事思維。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屬於第二種,具備做事思維,可以很好地執行戰術。但謀事思維上欠缺,容易現在局部裏看問題想問題。這方面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但大格局並非就是講究華而不實的大想法。遇到事情糊塗馬虎,在戰略分析上淺嘗輒止,無法深入。同時在戰略制定上毫無章法,打爛牌。這種大的格局也是非常害人的。

什麽算是真正的器局宏大呢,曾國藩給出了八個字,"等差不紊,行之可久"。

不管碰到什麽樣的事情,內心始終不慌不亂,思想上不起伏,是在理智冷靜中做出來的戰略,且能夠長期堅定不動搖地去執行。

在戰略上,曾國藩講求的是長期性和穩定性,搖擺不定的戰略根本就不是戰略。

Day 83|Week 12-6

鹹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致沅弟

評:

沅弟從家中省親回來,重帶軍隊。曾國藩給出的第壹件事就是不幹別的,先在駐地整頓軍務。

沅弟也是打過仗,見過世面的。所以在信中也說了,根據以前的經驗應該要快壹些部署和行動。但曾國藩認為此時並無任何的把握,整個軍隊還沒有做好準備,現在最好不求近功,專心修煉。

求速效,求近功都是當下機會主義和短期浮躁情緒所致。但辦大事,要的是長期主義者從全局角度考慮問題,放棄暫時的得與失。

把心沈下來,不被浮燥氣裹挾,心穩定了,氣也就定了,也更加有力了,做出的判斷才會更準確。

Day 84|Week 12-7

鹹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致沅弟

評:

作為軍事將領,軍事指揮權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裏,萬不能受制於人,任人擺布。

什麽時間應戰,什麽時間留營,軍事主官要有自己的判斷。這種判斷不是受人牽制或者催促得來的,是根據實際情況經過思考後慎重得來的。

壹旦做出來決策,就堅定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