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老子的親傳弟子是誰?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老子的親傳弟子是誰?

是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老子失去官位之後,在故鄉隱居,具體地點有爭議。後老子見周王室衰頹,不肯再在故園久居,決定離開故地,從函谷關出發,遊歷天下。當時的函谷關令尹喜就請他將自己的思想寫成書,於是《道德經》橫空出世,老子將書留給尹喜,坐在青牛上,在霞光與紫雲中走向了遠方。

01.老子將《道德經》贈與尹喜

老子的壹生,都似乎被籠罩於神秘的雲霧中,他的名字千古流傳,著作卻只有壹部僅五千字的《道德經》,除此之外,再無著作傳世。正如題目所言,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門下弟子三千。而老子卻不曾收徒,所以嚴格來說,他是沒有?弟子?的。

但是老子將自己的思想精華《道德經》饋贈與萍水相逢的尹喜,使得他的思想得以被繼承,所以他與尹喜之間,雖無師徒名分,卻有了師徒的實質。因此我認為尹喜可以算作他的弟子,而且因為尹喜繼承了他畢生思想之精華,所以尹喜就是他的親傳弟子。

02.尹喜見紫氣東來,知老子將西行,故求老子留書

尹喜此人,在史書上留存的信息比老子還要模糊,但是他卻使得道教思想得以流傳於世,而不是被老子?順其自然?地帶走。關於尹喜求老子著書的說法有多種,最具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尹喜上知天文,原本在周王朝當作巨大夫,後來去了函谷關當關令。尹喜登樓觀星,測算未來,忽見紫氣東來,掐指壹算,算出老子將至。於是趕忙吩咐侍衛註意樣貌異於常人的旅客,不久老子果真到了函谷關,被侍衛請到關令府邸中。

尹喜仰慕老子的學說,跪地行拜師禮,然而老子擺手不受。勸老子勿要隱世,住在函谷關傳學,也被老子拒絕。尹喜知其此去不會再回來,不忍如此精彩的學問遺落,在挽留失敗後就請求老子於函谷關盤桓幾日,寫壹本書再走,老子也看出來尹喜是可以承接自己衣缽之人,於是逗留三日,著書五千余字,題名曰《道德經》,把這本書送給尹喜之後,老子也徹底斬斷了與塵世的聯系,翩然離開。

而尹喜得到《道德經》之後,也承擔其弘揚老子思想的使命,走訪名山,教導徒弟,在道教發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說,老子的親傳弟子就是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