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ēi chǒu
2 概述黑醜為中藥名,即牽牛子之種皮呈灰黑色者,與白醜合稱二醜[1]。
牽牛子
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的幹燥成熟種子[2]。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背面有壹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壹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微顯油性。氣微,味辛、苦,有麻感。炒牽牛子稍鼓起,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微具香氣[2]。藥材商品以種皮呈灰黑色者名黑醜,淡黃白色者名白醜,合稱二醜[1]。
牽牛子味苦,性寒;有毒[2]。歸肺、腎、大腸經[2]。具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能[2]。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生牽牛子偏於逐水消腫,殺蟲[2]。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蟲積腹痛[2]。炒牽牛子可降低毒性,緩和藥性,免傷正氣,易於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導滯見長[2]。多用於食積不化,氣逆痰壅[2]。
3 牽牛子的別名黑醜、白醜、二醜、喇叭花。
喇叭花子[1]。
4 黑醜的處方用名牽牛子、黑醜、白醜、二醜、草金鈴、炒牽牛子、炒二醜[2]。
5 黑醜的來源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的幹燥成熟種子[2]。
藥材商品以種皮呈灰黑色者名黑醜,淡黃白色者名白醜,合稱二醜[1]。
牽牛子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種子。同屬植物裂葉牽牛P. nil(L.)Choisy的種子亦作牽牛子入藥。
6 黑醜的原植物形態壹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長毛。葉互生,闊心形,全緣;葉柄與總花梗近等長。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藍紫色或紫紅色,漏鬥狀,長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種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黃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於山野灌叢中、村邊、路旁;多栽培。全國各地有分布。
7 黑醜的采收與初加工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2]。
8 黑醜的生藥性狀牽牛子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背面有壹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壹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微顯油性。氣微,味辛、苦,有麻感。(《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9 黑醜的炮制牽牛子的炮制《雷公炮炙論》首先記載了酒蒸法,即:“凡用,曬幹,卻入水中淘,浮者去之[2]。取沈者曬幹,拌酒蒸,從巳至未,曬幹,臨用春去黑皮用[2]。”
唐代有熬(《外臺秘要》)、炒熟、石灰炒(《仙授理傷續斷秘方》)[2]。
宋代有炒、生姜汁酒制(《太平聖惠方》);麩炒(《博濟方》);童便制(《重修政和經使證類備用本草》);鹽制、米炒、蒸制、吳茱萸制等法(《聖濟總錄》)[2]。
明清基本沿用前法,《普濟方》還有醋煮、水煮[2]。《壽世保元》有牙皂汁浸等法[2]。
現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黃等[2]。
9.1 牽牛子的炮制方法 9.1.1 牽牛子取原藥材,去凈雜質,用時搗碎[2]。
9.1.2 炒牽牛子取凈牽牛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膨脹鼓起,有爆裂聲,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即可[2]。
9.2 成品性狀牽牛子似橘瓣狀,表面灰黑(黑醜)或淡黃白色(白醜)[2]。背面有1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壹點狀種臍,微凹[2]。質硬[2]。無臭,味辛、苦,有麻感[2]。
炒牽牛子稍鼓起,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微具香氣[2]。
9.3 炮制作用生牽牛子偏於逐水消腫,殺蟲[2]。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蟲積腹痛[2]。如治水腫脹滿的舟車丸(《景嶽全書》);治蟲積腹痛的牽牛散(《沈氏尊生書》)[2]。
牽牛子炮制後可降低毒性,緩和藥性,免傷正氣,易於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導滯見長[2]。多用於食積不化,氣逆痰壅[2]。如治小兒停乳停食,腹脹便秘,痰盛喘咳的壹撚金(《中國藥典》)[2]。
9.4 貯存方法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幹燥處[2]。
10 黑醜的性味歸經牽牛子味苦,性寒;有毒[2]。歸肺、腎、大腸經[2]。
11 黑醜的功效與主治牽牛子具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能[2]。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功在瀉下,逐水,消積,殺蟲[1]。主治水腫,腹水,二便不利,腳氣,痰飲咳喘,腸胃積滯便秘,下痢裏急後重,癥瘕痞塊,膿腫,流註,蟲積腹痛[1]。
生牽牛子偏於逐水消腫,殺蟲[2]。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蟲積腹痛[2]。如治水腫脹滿的舟車丸(《景嶽全書》);治蟲積腹痛的牽牛散(《沈氏尊生書》)[2]。
炒牽牛子可降低毒性,緩和藥性,免傷正氣,易於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導滯見長[2]。多用於食積不化,氣逆痰壅[2]。如治小兒停乳停食,腹脹便秘,痰盛喘咳的壹撚金(《中國藥典》)[2]。
12 黑醜的化學成分牽牛子含牽牛子甙(pharbitin)、牽牛子酸C、D(pharbitic acid C,D)、順芷酸(tiglic acid)、尼裏酸(nilic acid)等。
種子含牽牛子苷、沒食子酸、裸麥角堿等[1]。
未成熟種子含多種赤黴素及其葡萄糖苷[1]。
牽牛子苷水解生成牽牛子酸、巴豆酸等[1]。
圓葉牽牛種子還含牽牛素等[1]。
13 黑醜的藥理作用水、醇浸劑對小鼠皆有瀉下作用[1]。致瀉有效成分主要為牽牛子苷,它在腸內分解後, *** 腸道,引起腹瀉[1]。
牽牛子還有壹定興奮平滑肌的作用[1]。
甲醇提取物可抗氧化[1]。
14 黑醜的用法用量研末(取頭末)吞1~2g;煎服:3~6g[1]。
15 使用註意孕婦忌服[1]。不宜與巴豆同用[1]。
16 牽牛子中毒牽牛子又名黑醜、白醜、草金鈴、二醜等,屬峻下藥。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或圓葉牽牛的成熟種子。含有牽牛子苷及多種生物堿,主要藥理作用有瀉下,興奮子宮平滑肌,驅蟲,利尿,興奮腸管。[3]
16.1 不良反應機制其成分牽牛子苷在腸道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對胃腸道黏膜有強烈的 *** 作用,還可損害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發生言語障礙,昏迷等。[4]
16.2 臨床表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或血尿,高熱,昏迷,四肢軟弱,呼吸淺短,嚴重者可損害及中樞神經系統發生休克,死亡。[4]
16.3 治療牽牛子中毒的治療要點為[4]:
1.促進毒物排出給予催吐、洗胃處理,可口服牛奶、蛋清等。靜脈輸液,加入維生素K、乳酸鈣等。
2.對癥治療0.5mg阿托品肌註,必要時口服復方樟腦酊2ml,3~4/d,可止痙止瀉;糾正電解質紊亂。
17 黑醜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牽牛子
Qianniuzi
PHARBITIDIS SEMEN
17.2 來源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nil(L.)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的幹燥成熟種子。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17.3 性狀本品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背面有壹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壹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微顯油性。氣微,味辛、苦,有麻感。
17.4 鑒別(1)取本品,加水浸泡後種皮呈龜裂狀,手撚有明顯的黏滑感。
(2)本品粉末淡黃棕色。種皮表皮細胞深棕色,形狀不規則,壁波狀。非腺毛單細胞,黃棕色,稍彎曲,長50~240μm。子葉碎片中有分泌腔,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5~106μm。草酸鈣簇晶直徑10~25μm。柵狀組織碎片和光輝帶有時可見。
(3)取本品粉末1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60~90℃)適量,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幹溶劑,加入二氯甲烷甲醇(3:1)混合溶液提取6小時,回收溶劑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牽牛子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咖啡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10~20μl、對照品溶液3μl,分別點於同壹高效矽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93:9: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磷鉬酸試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黑色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 H 第壹法)。
17.5.2 總灰分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 K)。
1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Ⅹ?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17.7 牽牛子飲片 17.7.1 炮制 17.7.1.1 牽牛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17.7.1.1.1 性狀同藥材。
17.7.1.1.2 鑒別同藥材。
17.7.1.1.3 檢查同藥材。
17.7.1.1.4 浸出物同藥材。
17.7.1.2 炒牽牛子取凈牽牛子,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Ⅱ D)炒至稍鼓起。用時搗碎。
本品形如牽牛子,表面黑褐色或黃棕色,稍鼓起。微具香氣。
17.7.1.2.1 浸出物同藥材,不得少於12.0%。
17.7.1.2.2 檢查(總灰分)同藥材。
17.7.2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17.7.3 功能與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
17.7.4 用法與用量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17.7.5 註意孕婦禁用;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
17.7.6 貯藏置幹燥處。
17.8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