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張勤的筆跡

張勤的筆跡

張勤(1876-1952),字知儒,福建莆田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陳佳世家狀元。授翰林院編審。張勤歷任涵江石崇中學教師,官立興縣中學監事(校長),莆田中醫學院校長,教授醫學史。能寫,詩,書,畫都是作品。民國元年當選國會議員、《亞東新聞》總編輯、孔子大學董事長。後來,他擔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張勤的才華是橫向的,容易逃避的,這壹點在寸的尺度上,在報刊的講壇上,都顯露出來了。他為民所憂,為民所贊,隱居山林。

上帝保佑中國有中醫。陳老為中醫事業奉獻了十年

在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的莆田仙遊縣,有壹位把壹生都獻給了中醫藥事業。幾十年來,他在岱嶽這個有著天然優勢的祖國瑰寶,孜孜不倦地為人民解除病痛,為中醫的研究和傳承做出了貢獻。他是陳國華中醫,胡中天的第七代傳人。

從胡中天藥局傳到陳國華博士手裏,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傳了七代。醫館上方懸掛的胡中天藥局金字招牌,是第五代仙遊第壹位中醫顧問陳元寶和翰林院大學士、清末學者張勤題寫的。簽名是“治理”。

胡中天藥局現在有5000多種中藥材,壹般藥店只有500多種。目前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全的中草藥庫。所用藥材多采自深埋深山密林中的根莖或海拔3000米以上石壁上、山澗旁的野生天然植物藥。它是陳國華先生幾十年診療生涯的積累。陳國華先生壹生致力於中醫理論、臨床、中草藥改良和再認識等方面,重視直接經驗和吸收民間經驗,繼承了中草藥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天然優勢,為普及、推廣和提高中草藥,促進疾病防治作出了較大貢獻。

張勤壹生經歷了清朝、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和新中國成立,見證了辛亥革命、大革命、十年內戰、抗日戰爭、內戰等重大歷史事件。他與林森、馮玉祥、於右任等國民黨要員都有交往。同中國* * *地方組織生產黨負責人、他的學生陳走得很近。他尊重孔子,尊重儒家,就像歷代愛國知識分子壹樣。他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話,關心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在重要的歷史時刻抒發愛恨情仇。閩中解放前夕,我們在莆田解放時做了壹些惠民的事情,順應了潮流。

張勤畫春夏秋冬。

莆田有2345位秀才,最後壹位是清末秀才張勤。張勤,1876-1952,字知如,莆田市太平街人,清末秀才。光緒二十八年(1902),張勤通過考試獲得了壹個職位,然後申請到邗江石崇中學任教。光緒三十年(1904),成為莆田最後壹個進士。1906年4月5日,與興化知府賴、興安書院院長屠清瀾、刑部主任關商議,在設立官立興縣中學(莆田壹中前身),由任督學。宣彤三年(1909)春,張勤北上京師,授翰林院編修。次年,他出任江春霖首都民學堂監事,並兼任“孔子大學”董事長。辛亥革命後,他離開北京去了上海。1914年,張勤回到興華中學(現莆田壹中)任校長。1927前後,他著手撰寫《莆田縣誌》初稿(40卷)。後來,他擔任杜的秘書,出師後,遊歷了大江南北。1929,他從南京歸來,潛心寫作,整理舊稿,準備出版。同年,他將祠堂改為“私人濮陽圖書館”,陳列多年來在北京收藏的經史書籍、藏書、典籍及各種善本,以供參考。1934-1940年,他與涵江商會會長陳傑創辦莆田中醫學院,以張勤為校長,教授醫學史。張勤學識淵博,擅長詩歌、書法和繪畫。他畫的每壹幅山水畫都要題寫壹首詩。陳稱他的詩“幼稚,詩中有詩,句中有句”,“莆田自近代以來獨此壹家”。他的詩寫於唐宋,有六朝的韻味。書可以“四體”,在歐洲和歐洲之間跑;繪畫傳統,山水畫宗郭Xi,用筆涉“四五”,另辟蹊徑,筆墨嚴謹,清麗雅致。張勤於1952年逝世,享年77歲。譚為《雲童軒聲畫集》題詩壹首:“故人如夢,好句縈繞吾師。清理小道的舊底,結尾畫壹首詩。.....妳可以做三件事,我也知道妳為什麽要扣包。”可見譚對詩文書法的推崇。張勤的作品仍然很難找到,除了他們已經丟失。據我們所知,有畫詩700首、聲畫集、未刊稿、宣詩賦集、《孝經正義》、《學勇》、《六書考辨》、《帝國論與社會主義》等。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也有很多手稿。以下為清光緒年間進士所作“胡中天藥局”碑文,題字“知如”,印章“張知如”,現藏於胡中天陳氏醫術第七代傳人、本草絕學真傳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