玊字拼音是sù。
壹、字義,註音及本義
1、有疵點的玉;琢玉的工人;姓;
2、ㄙㄨˋ,玉工、玉匠;
二、詳細釋義及說明
1、形聲。字從王從丶,丶亦聲。“王”指“王室”、“王公貴族”。“丶”字音、義同“主”,讀為“入主”、“進駐”。“王”與“丶”聯合起來,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
2、“丶”字符若居王字右下部,則表示“腰部佩掛的玉飾”;“丶”是壹個獨立的漢字,又是漢族古姓之壹,列在《漢語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頁;
3、有疵點的玉;琢玉的工人;姓。後漢有玊況。見《後漢書·侯霸傳》。後人以玊為姓;
三、古籍解釋
1,康熙字典:《正韻》玉玊二字不同。點在下畫之旁者,寶玉字也。點在中畫之旁者,須玊,許救,息六三切。玊工也。朽玊也;又國名。
2,又人姓。俗書玊玉不辨。《正字通》禮六工,土金木石艸獸皆名工。琢玉者謂之玊工,猶剡木者謂之木工。因物殊名,不必別制玊字為琢玊者之稱,讀玊為粟齅二音也。今玉工通作玉,不作玊,益見玊為贅文。雖載《正韻》,後世不信從也;
四、英文翻譯及拓展
1、jade with a blemish;person who cuts and polishes jade
2、漢字(拼音:hàn zì,註音符號:ㄏㄢˋㄗˋ),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
3、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壹個漢字壹個音節;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化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
4、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通行;
5、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壹傳承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
6、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壹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壹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
7、需要註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他語言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礎漢字》,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國等,現今已廢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