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字的繁體是皇。
皇(拼音:huáng)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壹般認為像火炬光焰上騰的樣子,應是“煌”的本字。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貴之意,又指莊嚴、偉大。皇在古籍中可轉指天神、先人。又特指遠古的帝王。
另外古時候將只有屋頂、沒有墻壁的房子叫“皇”,正和冕“自上覆下”是壹樣的。這樣,“皇”又有了廣的意義。“皇”與“廣”本來都指屋頂,引申而有廣大之義。由此可見,《說文》“皇”字訓為大,實際上是“堂皇”壹義的引申。
從語義來看,“皇”字在上古是個充滿“美、大”之義的褒義詞。“皇”字在商周時期的金文和文獻中,都用做形容詞,與“大”的意義相關。如稱天為“皇天”,對已故的長輩尊稱為“皇考”“皇祖”。
皇字組詞
1、堂皇táng huáng:(形)形容規模宏偉,氣勢盛大:富麗~。[近]華美|華貴。[反]質樸|樸素。
2、富麗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富麗:宏偉華麗。堂皇:氣勢盛大、雄偉。形容建築物宏偉華麗或場面盛大。
3、皇皇huáng huáng:(書)(形)形容堂皇,盛大:~文告。
4、皇帝huáng dì:(名)封建制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5、皇冠huáng guān:皇帝戴的帽子,多用來象征皇權。
6、皇歷huáng li:(口)(名)歷書。也作黃歷。
7、皇朝huáng cháo:封建時代對本朝的尊稱。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