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風壅頭痛簡介

風壅頭痛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風壅頭痛的方劑 2 治療風壅頭痛的穴位 3 治療風壅頭痛的中成藥 4 風壅頭痛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風壅頭痛 1 拼音

fēng yōng tóu tòng

2 英文參考

windstagnated headach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風壅頭痛為病證名[1]。指風熱壅盛所致的頭痛[1]。見《丹溪心法附余·風熱門》。癥見頭痛而頭目昏眩[1]。治宜祛風清熱,如羌活湯、芎芷湯等方[1]。

參見頭痛:頭痛為病證名[2]。出《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亦稱頭疼[2]。凡整個頭部以及頭的前、後、偏側部的疼痛,總稱頭痛[2]。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氣血皆上會於此[2]。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踞,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痛[2]。從病因分,有外感頭痛,可由感冒風寒、風熱、風濕,傷暑,火邪致痛及傷寒頭痛等;有內傷頭痛,可由氣虛、血虛、陽虛、陰虛、肝陽、傷食、瘀血致痛等[2]。從經絡分,有三陽頭痛(太陽頭痛、陽明頭痛、少陽頭痛)、三陰頭痛(太陰頭痛、厥陰頭痛、少陰頭痛)等[2]。從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發作規律及疼痛部位分,有真頭痛、頭風、偏頭痛、雷頭痛、腦風、巔頂痛、久頭痛等[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