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間,《史記》載“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楚國苦縣厲鄉,即現今的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鄭店。
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後代不少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自漢以後註釋《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國古籍中是罕見的.老子不但創立了我國三大宗教之壹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擴展資料: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老子思想影響不僅在道家內無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響深遠。其影響不僅包括哲學、宗教、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教育學、邏輯性、修辭學諸學科;
而且涉及醫藥、養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築、園藝等眾多領域。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註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余種。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壹些國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種文字版本。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老子》壹書是當今除《聖經》外,在全世界出版發行數量最多的壹本書,單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種版本。
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壹。美國《紐約時報》曾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廣場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為其中之壹。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同的精神財富。
百度百科-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