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日軍精銳南京大屠殺元兇13師團主力5個聯隊猛攻慈利,慈利地區正面主陣是張靈甫58師,張靈甫作為主力與51師攜手殲滅日軍南京大屠殺元兇13師團大部。 張靈甫在常德會戰外圍作戰表現突出,獲頒雲麾勛章壹枚,他是因常德戰役有幸授勛的少數將領之壹,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常德會戰前夕,王耀武七十四軍就駐紮在常德,彼時,七十四軍下轄51、57、58三個師,被日軍成為“三五部隊”,是日軍忌憚的壹只隊伍。守城的是副軍長余程萬的57師。所以,張靈甫是肯定去過常德的。
2、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中載有張靈甫在“常德大血戰”期間題贈部下的《蔡松坡先生遺集》的圖片。我認為這也符合史實:
a>據考證,劉達武輯的《蔡松坡先生遺集》正好是1943年夏出版。
b>張靈甫在“常德會戰”期間題贈部下《蔡松坡先生遺集》的時間是1943年10月14日,正好是“常德會戰”爆發前夕。
c>張靈甫在“常德會戰”期間題贈部下《蔡松坡先生遺集》的內容是:“快仙指揮官惠覽”,“快仙”是誰?這在10年前是很難考證的,必須通過原黃埔軍校檔案資料記載才可弄清楚。“快仙”是當時58師上校步兵指揮官-李嵩,李嵩後官至少將,50年代初即病逝。李嵩的歷史資料很少。
因此,在10多年前要想作偽,門坎也太高了點。
3、至於筆跡方面,張靈甫曾師從於佑任,字體有固有特點,印鑒也很清晰。如是造假,這樣高的成本,至少也要賣高價。而據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中記載,其得來成本並非天價,賣者並不了解,以為只是年代不久的普通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