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尊重兄弟,為人謹慎,說話算數,愛人,親近仁人。這樣做了以後,如果還有余力的話,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
2.夏紫說:“賢者變色,報效父母,盡心盡力,報效君主,廣交朋友,言而有信;雖然我沒有學過,但我會稱之為學習。”
夏紫說:“重視實用的美德,鄙視膚淺的姿態。我們要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盡心盡力地為君,對待朋友要誠實守信。這樣的人雖然沒學過,但我必須說他學過。
3.子曰:“父在,觀其誌;父親沒有,觀察他的行動;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孝。”
多年不改父親教誨,可以說是孝順。
4、問孝孟。子曰:“不違。”
孟問什麽是孝順。子曰:“不可頂撞父母,不可違逆父母之願。
5.孟問關於孝道的事。子曰:“父母只憂其病。
父母擔心孩子生病,孩子少生病就是孝順。
擴展數據:
《論語》中的“孝”?
孔子認為子女的孝道不應該局限於贍養父母,讓父母衣食無憂,而應該對父母有壹種純粹自然的愛。子遊問孝。
子曰:“今之孝,謂之能養。至於狗和馬,都可以養;不敬,有何不可?”《論語為政》父母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衣食,還有發自內心的愛。以愛報恩是很有道理的。
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之壹,“孝”字在中國現存最早的漢字文獻中就已發現。受“壹切美德以孝為先”等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中國人非常尊重孝道。
《論語》在中國人孝道觀念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論語》中關於孝道的論述大約有二十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