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揭開這個謎,美國地理學會曾派遣壹支考察隊先後兩次到那裏考察、試驗。第壹次試驗毫無結果。第二次考察隊員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水做“記號”。他們把130公斤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統統擲入到打旋轉的海水裏。片刻功夫,所有的小粒塑料就象壹個整體,全部被無底深淵所吞沒。科學家指望這壹次可以把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壹粒玫瑰色的塑料也好,但是,他們的計劃仍然落空了。
到現在,誰也不知道為什麽這裏的海水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裏?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裏去了?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0日電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東南35公裏的高山密林之中有個“無底洞”。據說,此洞每年冬季噴雲吐霧,人們畏之如神,不敢近前,其玄機和奧妙至今仍是壹個謎。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乘車來到了“無底洞”。這是壹個天然石洞,洞口直徑約10余米;洞內寬闊,直徑約20多米。斜入30米左右後,陡然直下,深不見底。我們扔下壹塊幾十公斤重的石頭,但聽不到任何聲音。
據當地史料記載:無底洞,位於天蒙地槽系,大興安嶺西南麓中段。在遠古時代,地殼處於不停運動之中,在2.02億年以後地殼停止運動時,由於褶皺形成此洞。
億萬年來,雖經風風雨雨,地殼多次變遷,但這壹天然石洞依然原貌猶存,向人間透露著遠古的幽秘,也吸引著許多人前來探險。
據當地老人講,在日偽時期,日偽軍曾勘測過此洞,但由於洞深莫測,仍無法揭開洞底的奧秘。
近年來,當地地質隊又多次到此洞探測。探測中發現,在洞深1000多米處有壹側洞,洞內生棲著兩條巨蟒。在距蟒洞東北2000余米的壹座山峰中段,又有壹洞口出露,在此洞內約300余米,又形成9個粗細不等的洞穴,洞洞相通,涼氣森森,人稱九連洞,冬季從洞中常常冒出濃濃煙霧,使“無底洞”周圍的樹木形成美麗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