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翻譯:
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這裏有生長明妃(王昭君)的村子。壹旦離開漢宮,(命運)便與北方少數民族相連,獨留下青冢向著黃昏。憑著畫工畫的畫像只能約略認識昭君美麗的面容,空有她那懷念故國的魂魄月夜歸來。
即使千年過後,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還分明訴說著她內心的怨恨之情。
《詠懷古跡》賞析
作者站在白帝城高處,向東望去,那是三峽的出口荊門,那裏隱藏了壹個村落,就是昭君村。其實,作者站得再高,也不可能看到昭君村,這是作者高瞻遠矚,發思古之幽情,借昭君之事感懷自己的身世。
因作者所站立的西面較高,向地勢越來越低的東面望去,長江水聲勢浩大,壹瀉千裏,壹直流到湖北荊州昭君村。明明是長江水在流向荊門,但作者偏說“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是用了反襯的寫法,起句就氣象萬千。但落句卻只有壹個小小的村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尾聯繼續強調昭君的怨恨,同時寄托自己的家國之情。杜甫入川,處境和昭君十分相似。他在夔州才能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百年孤獨。才有了“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的鄉愁滿滿。
昭君遠嫁,杜甫漂泊,他們都是流浪在他鄉的故人,即便是離枝的花葉,也要奔赴自己眷戀的土地。這壹首詩,卻藏有兩個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