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檜的秦體字是怎麽變成宋體字的

秦檜的秦體字是怎麽變成宋體字的

宋體字和秦檜毫無關系。

宋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體。最初是在復刻臨安書棚本時將筆劃加以直線化,呈現出硬朗表情的壹種字體。嘉靖三十二(1553年)刊刻的《墨子》中宋體的基礎已經成型。明朝後期的萬歷年間刊本數量急速增加,促進了書籍制作的分工化。

宋體字於明朝以後才出現,那何以謂作“宋體”?原來,明朝出版界多翻刻宋本,但為求便捷,這些仿宋刊本經常只刻出“膚廓字樣”,而非原來楷味濃厚的字。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宋體”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這命名是有問題的,除了“宋體”非宋,歷代隋、唐、宋、元的刊本字樣也各有特色,卻壹概劃作壹類。然而皇帝之令,不能不從,中國文人自此稱明代刊本字作“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