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主要由健康人的頭發炮制而成。
血余炭是壹種止血藥,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常用於婦科疾病的治療,在中藥學上被歸類為炭劑。其中含水分12%~15%,脂肪3.5%~5.8%,氮17.4%,硫5.0%,灰分0.3%。灰分中含鈣、鉀、鋅、銅、鐵、錳、砷等元素。
別名發髲、亂發、發灰子、頭發、血余炭、人發灰。呈不規則塊狀,烏黑光亮,有多數細孔,體輕,質脆。用火燒之有焦發氣,味苦。它選取頭發後去除雜質,使用堿水去油,清洗幹凈,曬幹後燜燉成炭,放涼後即可使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痙。”
2、《名醫別錄》:“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兒驚癇。止血,鼻衄燒之吹內立已。”
3、《醫學衷中參西錄》:血余者,發也,不煆則其質不化,故必煆為炭然後入藥。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衄血。而常服之又可治勞瘵,因勞瘵之人,其血必虛而且瘀,故《金匱》謂之血痹虛勞。
其化瘀之力,又善治血痹,是以久久服之,自能奏效。血余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最有斯效。其化瘀生新之力,又善治大便下血腥臭,腸中腐爛及女子月信閉塞,不以時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血余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