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清代中期以後的叫法。
羹之有菜者用梜。——《禮記·曲禮》。註:“今人或謂箸為梜。”
紂為象箸,而 箕子唏。——《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難》
輟箸嘆曰。——清· 周容《芋老人傳》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走堂的拿了壹雙筷子,兩個小菜碟,又是壹碟臘豬頭肉。”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壹本小書同時又讀壹本大書》:“邊街又有小飯鋪,門前有個大竹筒,插滿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壹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壹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統稱“箸”。
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註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筯”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筯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我們知道,唐代“筯”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壹稱“箸”。 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為“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了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壹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筯”,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已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筯,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