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小的筆順怎麽寫筆畫

小的筆順怎麽寫筆畫

小怎麽寫筆順:豎鉤、撇、點。

小,漢語壹級字,讀作xiǎo,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細碎的沙塵微粒,引申為微小,由微小義引申出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義,又用作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的謙辭等。

漢字源流:

小,壹說象形會意字,壹說象形字,壹說會意字。

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小”字是三顆細碎的粒狀物,是“沙”字初文。發展到金文階段時,在盂鼎裏出現的小字的形體中,三點微粒變得粗圓了;而在“令鼎”上的“小”字的形體中,三微粒中間的壹點變成了壹短豎。

發展到的小篆階段時,篆書為了“結體方長,大小統壹”的需要而把中間的點變成長豎,左右兩點變成相背的弧線了。發展到漢隸階段時,隸書把篆書的方長形體變作方扁形體,又恢復了左右的兩點,進壹步發展為的楷書中的“小”字。

字義上,“小”字的本義為細碎的沙塵微粒,這壹形象含有三種意思:數量上表示不多,後稍變其形而用少字表示;質地上表示沙粒,後另加義符而用“沙”字表示;形體上表示微粒,後“小”專用來表示此義。

由此引申指微小,與大相對,甲骨文、金文中即用此義。由微小義引申指低微、低等,又指地位低微或品質不好的人,由低微、低等引申指輕視、小看,由微小亦引申指年幼或年幼的人。現代漢語中,小字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

古籍解釋:

1、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即小宰等也。

2、又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3、又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4、又《詩·邶風》:慍於群小。註:小,眾妾也。

5、又《韻輯》:白小,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