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支部 梅培軍 撰稿時間:2009-07-06 08:40:00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當然有些誇大,但是《論語》中所體現出來的孔子的儒家思想確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孔子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脈,禮樂文明的重要依據,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的規範所依,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價值。而孔子壹生對社會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會價值觀為後世治國治世提供了重要標準和規範,同時也很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其現實意義。《論語》裏有許多句子發展成為成語、格言、警句,數量多,流傳廣。比如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類似這樣的名言警句,在《論語》中俯拾即是,其思想的睿智,內涵的豐厚,是那麽深入地影響這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壹是“仁”,壹是“和”。“仁”就是“兩個人”,也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倫常各有職分,道德各有責任。“和”就是“和諧”,“和”既是生活中具體解決沖突的睿智,也是是促使對象世界、人類社會繼續產生、發展、運動、變化的動力。歷經幾千年,孔子的智慧仍然在閃光,1999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聯合發出宣言主張“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到孔夫子那裏尋找智慧”,在當今社會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壹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必然離不開其系統的社會支承點結構;也離不開社會本身各項條件的存在;另作為人與人所結成的社會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則和主要的宗旨,而人與人關系的調整壹方面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個體發展,另壹方面又同時要註重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助,而這就需要既要明確人倫,使得各得其位,還要人際關系是互利雙贏,從而使得壹個社會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發展。而目前的中國社會正處於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時期。壹方面社會發展迅速並取得壹定的成績,經濟取得巨大發展,物質資料得到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壹定的成就;但另壹方面,目前社會問題還比較眾多,矛盾還比較突出,金錢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虛、職責不分、權責不清等等壹系列現象尚存在嚴重,而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正常健康有序的運行和發展。這也就需要我們既要從現實狀況尋找原因,同時還要充分尋求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尤其孔子的社會價值觀來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亂、信仰的缺失,要充分發揚其中的理念和經驗來為我們社會的發展所提供理論上的指導。何處歸去?不如歸家!在迷亂的世界中,不妨找個可以歸往精神的家園,找到壹點從容和睿智。文檔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