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非常重視民間醫療經驗,積累訪問並及時記錄,最終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配合朝廷開展醫療活動。慶祝建安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壹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老多病,請回故鄉。永春元年(682),卒。
擴展數據:
孫思邈不僅擅長內科,還擅長婦科、兒科、外科和五官。中醫首次倡導設立單獨的婦兒病治療科室。他在著作中首先論述了婦兒醫學,說明是“尊根之義”。
他非常重視婦幼保健,著有《婦人方》三卷、《小兒方》二卷,居《千女方》之首。在他的影響下,後世的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婦科和兒科疾病治療技術的研究。
孫思邈非常重視疾病的預防,強調預防為主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他認為如果人們善於照顧生活,他們就可以免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