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陰陽城改名為雒城。
楊迪大業年間,昭陵縣並入郾城縣,七連城改稱殷誠,因靠近隱水,又稱隱水,城以水命名。
南宋時,為了防止洪水和土匪的入侵,在殷誠周圍修建了壹個有圍墻的村莊。因殷誠與溧水相交,村名慧遠,鎮名上口(又名新寨鎮),與東邊的夏口(今周口)遙相呼應。
元代,上口鎮因沙澧河匯流,形如海螺,更名為羅灣河鎮。
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遷居郾城縣,認為“螺”字作地名不雅,遂改為“螺”。
清末,韓晶鐵路在此建站,命名為羅灣河站。因其名稱較多,為方便書寫和稱呼,省略為洛河站,羅灣河鎮亦稱洛河鎮,隸屬郾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