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每年的考點都壹樣嗎

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每年的考點都壹樣嗎

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每年的考點都壹樣嗎

不壹樣的

自考漢語言本科《中國古代文學史(壹)》(考點匯總超詳細)

長夏姐:自考漢語言本科《中國古代文學史(壹)》(考點匯總超詳細)

長夏姐

自考過來人,關註我,分享自考經驗和建議,需要幫助可以禮貌私信

39 人贊同了該文章

這幾天把網盤裏的各科資料整理了壹遍,好多啊,篇幅較長,建議先贊+收藏後再學習。

第壹章 上古傳說文學

第壹節 初民的歌謠☆☆☆

1、我國古籍中多有對原始歌舞的記載,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呂氏春秋·古樂》);“古越俗祭防風神,奏防風古樂,截竹長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發而舞”(緯書《河圖玉版》);“(舜)即帝位……擊石拊石,以歌《九韶》,百獸率舞”(《宋書·符瑞誌》引《竹書紀年》)。

2、我國是壹個詩的國度,如:“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在人類還沒有文字,沒有豐富的文學藝術種類及表現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現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蔔辭的重要內容,表現著初民的心態和願望。上舉這類蔔辭比較完整,語句平實,聲韻諧調,可以見出原始古歌的風貌。

4、至於後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謠,只有極少幾首,因其風貌古樸,或可視為原始歌謠的存留。

例如相傳為黃帝時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第二節 上古神話傳說☆☆☆☆

壹、神話釋義

神話的基本特性:

(1)神話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話是遠古人類對所觀察或經歷的自然界或社會現象的解釋和說明,只是它經過了“幻想”的加工,成為了想象中的“神話”了的現實生活(3)神話反映著遠古人類解釋自然(或社會)並征服自然(或社會)的願望(4)神話只能產生在史前的遠古時代,它是人類還沒有能力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作出符合實際的解釋之時代的產物。

二、我國神話系統

(1)創世神話:創世神話主要包括初民對天地開辟和人類誕生的解釋。

(2)自然災害神話:自然災害神話表現了原始人類遭受自然災害的經歷,以及他們戰勝自然災害的願望。例如:女媧煉石補天、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神話。這些都表現了初民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堅強鬥誌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

(3)戰爭神話:遠古戰爭神話中,最精彩的就是有關黃帝的故事。其中保留較為完好的,是黃帝戰蚩尤的故事。

三、我國神話的精神內涵及其影響☆☆☆☆

1、中國古代神話的主要特征(1)圍繞著人的生存這個主題(2)神話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滿著激揚的鬥誌、神異的能力和英雄氣概(3)熔鑄著濃烈的情感,塑造了鮮明的形象,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

2、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1)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壹方面,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數千年文學發展的主流和傳統。而這壹傳統的形成,包含著由神話積澱的重要因素。另壹方面,神話富於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無疑引導了後世文學審美理想的發展走向。(2)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從最早的文學總集《詩經》到近現代的文學創作,從詩歌散文到戲曲小說,無不得到神話的滋養。

單選題

1、以下中國古代神話中,屬於描寫自然災害神話的是( )

A:誇父逐日

B:女媧造人

C:盤古開天辟地

D:黃帝蚩尤之戰

正確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古代神話的分類。為人熟知的“精衛填海”和“誇父逐日”的神話,壹精美壹豪壯,富於象征意義,同樣表現了初民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堅強鬥誌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女媧造人和盤古開天辟地屬於創世神話,黃帝戰蚩尤屬於戰爭神話。

第二章 《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個多世紀的詩歌***305篇。《詩經》的收集還有“獻詩”的渠道產生於先秦時期。今傳《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編輯,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類法。

《詩經》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詩經》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詩經》。

第壹節 《詩經》的社會人生內涵☆☆☆☆

壹、婚戀詩

1.《詩經》有壹部分作品抒發戀愛和相思的甜蜜。如《鄭風?溱洧》和《陳風?月出》等。

2.《詩經》也表現了戀愛的曲折和苦惱,如《鄭風?將仲子》、《鄘風?柏舟》等。

3. 寫夫婦間深摯情愛的作品,如《齊風?雞鳴》、《鄭風?風雨》等。

4.《詩經》還有幾篇“棄婦詩”,如《邶風》的《日月》、《終風》、《谷風》,《衛風?氓》等,折射了比較深刻的社會問題。

二、抒發多種人生感慨的詩

如《小雅·巷伯》、《魏風·園有桃》、《王風·黍離》、《檜風·隰有萇楚》等。

三、《詩經》的形成

1.采詩說:如 班固《漢書》(漢代)

2獻詩說:《國語?周語上》(先秦)

3.刪詩說:《史記·孔子世家》(漢代)

4.今人:周樂官的篩選、整理逐步編定,非壹人壹時完成

三、政治諷喻詩

1.《邶風·新臺》是壹首揭露宮闈醜行的詩,諷刺衛宣公霸占兒子的新娘。

2.《詩經》有不少詩篇描寫當時繁重的勞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抒發憤怨情緒。如《魏風·陟岵》、《邶風·擊鼓》、《王風·君子於役》。同時還有《唐風·鴇羽》《豳風·東山》《小雅·采薇》等。

3.《大雅·瞻卬》是周大夫凡伯刺周幽王的詩,寫幽王寵幸褒姒,黜退賢良,導致邦亂民困,直刺最高統治者,揭露了最高政權集團的腐敗黑暗,表達了深沈的憂國憂民之情。

4.《詩經》還有不少頌美統治者的作品。《召南·甘棠》表達了對召公的懷念和愛戴。

5.像《魏風》的《伐檀》、《碩鼠》壹類對分配不平等、不勞而獲現象表示不滿的詩。

四、史詩及其他

史詩:《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詩。

農事詩:《詩經》還有農事活動的歌詠,從不同角度表現了周人農業生產活動的情狀,如《豳風·七月》、《周南·芣苢》、《魏風·十畝之間》,《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頌》的《載芟》、《良耜》等。以《七月》最為著名。《幽風·七月》表現了周人的農業生產情況。該詩按照壹年四季的順序敘述了各種勞作。全詩八章,具有較大的史料價值。

第二節 《詩經》的文學成就

壹、抒情與寫實的統壹

二、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賦就是直言白話的意思。“賦”作為文體的名稱,最早見於 《賦篇》。

“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比。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興。

三、四言詩的典範

《詩經》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句式以四言為主。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書又是由壹個接壹個的寓言組成。

《離騷》中,屈原的峻潔人格,與他的“美政”理想、愛國感情、疾惡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質,糾結壹處,水乳交融。

孔子修訂《春秋》頗有深意,他以謹嚴的書法和微言大義,暗寓褒貶,表達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維護統壹等思想。

《孟子》、《戰國策》均善於譬喻說理,這些比喻和寓言的使用,不僅令事理明白如畫,也使文章形象生動,饒有趣味而富於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