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吳宗國的論文:

吳宗國的論文:

材料、問題、假設與歷史研究,《史學月刊》2009年第壹期,2009年1月

《貞觀政要》導讀,《名家談國學》,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唐高宗的真相·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說唐太宗·序,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3月

盛世中國系列之貞觀之治,《世紀大講堂(第14輯)》,鳳凰衛視編,遼寧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論唐代中後期的政治制度變化《清華歷史講堂初編》,三聯書店,2007年3月

關於“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的幾個問題,《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年第2期

我看隋唐史研究,《文史知識》2006年第4期、2006年第5期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與選官制度的發展,《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2004》,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6月

漢唐明比較壹兼論中國古代秦以後的社會變遷,《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試論中國中古社會變遷,《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中國傳統文化在21世紀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3年

隋唐政治體制的發展變化(提要),《文化的饋贈(史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武則天,《中華文明之光》第二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中華文明之光》第二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翦伯贊的史學思想及其對我們的啟迪,《翦伯贊紀念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傳統文化與歷史學,《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隋煬帝的歷史功績,《〈隋煬帝〉電影創作與隋煬帝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

三省的發展和三省制的確立,《唐研究》第三卷,1997年

〈貞觀政要〉與貞觀君臣論治,《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代農業發展的幾個有利條件,《卞麟錫教授還歷紀念唐史論叢》唐史論叢編纂委員會,韓國漢城,1995年

汪篯〈漢唐史論稿〉簡介,《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唐代文化發展的三個高潮,《唐代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玄宗治國之策與唐朝的盛衰,《北京日報》文史第四期,1993年6月23日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國歷史文化》,韓國高麗大學出版部,1992年

汪篯傳略,汪篯《漢唐史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論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武則天與文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朝的特性,《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

均田制討論綜述,《文史知識》1986年第4期

中國古代農民戰爭口號的發展,《自修大學》1986年第9期

唐代三吳與運河,《運河訪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貞觀廿十二年敕旨中有關三衛的幾個問題壹壹兼論唐代門蔭制度,《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文集(第三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唐代官制概述,《自修大學(文史哲經專業)》1986年第11期,光明日報出版社

唐代進士考試科目和錄取標準的變化,《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

唐代士族及其衰落,《唐史學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太宗政治思想的形成,《唐太宗與昭陵(人文雜誌叢刊第六輯)》陜西省社科院出版發行室,1985年

唐代土地兼並的發展,《自修大學(文史哲經專業)》1984年第9期,光明日報出版社

唐末階級矛盾激化的幾個問題,《北京大學學報》1984年第3期

黃巢,《百代英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文史知識》1982年第10期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安西四鎮的廢置問題,《絲路訪古》,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

進士科與唐朝後期的官僚世襲,《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1期

科舉制與唐代高級官吏的選拔,《北京大學學報》1982年第1期

唐代科舉概述,《電大文科園地》1982年第2期

天寶之亂是由於是相非其人嗎,《內蒙古社會科學》1981年第1期

唐代科舉應舉和錄取的人數,《內蒙古社會科學》1981年第1期